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价格策略能否遏制茅台价格上涨

2011/3/16 10:59:0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针对茅台涨价,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季克良两会期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茅台自2011年1月1日起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提价是经过慎重决策,综合考虑了企业、国家、投资者、消费者和经销商五方面的因素。”

    季克良透露,“茅台涨价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经销商的毛利率。相当部分股民认为让给经销商的利润太多,当然,政府对此也是有看法的。经过认真研究这些情况,我们决定对经销商或零售涨价20%左右。”

    在季克良看来,为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也为了兼顾国家、消费者、股民、经销商和企业共五方的利益,必须充分调动涨价和限价两种价格策略,即一方面出台涨价的政策,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零售控制在959元以内。

    针对茅台此种先涨价后限价的价格策略,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认为,投资性需求推动茅台酒终端价飙涨,通过放量、提高出厂价来平抑终端价过快增速是公司最佳的战略措施。

    业内人士以为,茅台提价和限价策略的娴熟运用,使投资者更加热捧国酒茅台。在2011年度伊始,茅台提价确实有遏制经销商或是有资金实力的个别消费者囤积国酒茅台的意图,希望通过提价来增加这些人士持有茅台酒的资金成本,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健康和实惠的消费环境。

    然而,茅台越是涨价,资本市场越是唱多茅台,即使是茅台提价20%的均幅,一瓶茅台被限价在959元以内,可是市场上一瓶的价格有时竟然高达1400元。所谓提价来反向遏制茅台的投资需求很难到达。

    究其茅台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是茅台的产能不足,业内有句行话,“离开茅台镇酿造出的茅台就不是真正的茅台”。也正因为如此,茅台的销售额一直都落后于五粮液,他没办法像五粮液那样快速扩张产能。

    近几年,茅台也试图扩大产能,提高销售额,在贵州兼并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企业,但这些企业鱼目混珠,参差不齐,也影响了茅台扩张的步伐。所以,在茅台产能很难迅速扩大,供不应求的矛盾也很难快速解决,因此,通过价格策略很难遏制茅台价格上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