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七成以上省区市大白菜价格回落至1元以下

2011/3/17 9:56:13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3月16日,禽蛋价格下降;水产品价格以降为主;牛羊肉、蔬菜、水果、成品粮、食用油价格微幅波动;猪肉、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监测的21种蔬菜中,有11种价格下降,6种价格上涨,4种价格持平。菠菜、生菜、西红柿、四季豆、黄瓜、茄子、土豆、圆白菜、苦瓜、大葱、大蒜价格降幅在0.3%-0.2%之间;芹菜、油菜、菜椒、白萝卜、豇豆、尖椒价格涨幅在0.5-0.2%之间;大白菜、洋葱、胡萝卜、生姜价格持平。

    监测数据显示,2月3日以来全国叶类菜价格呈下降走势,截至3月16日,监测的叶类菜价格回落幅度均超过20%。其中,大白菜价格降幅为23.7%,重庆、辽宁、北京大白菜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为43.7%、34.7%和32.4%,七成以上省区市大白菜价格回落至1元以下。

    新华时评:一斤白菜折射出流通成本之重

    最近,杭州市不同销售点的大白菜价格差异令人惊讶,市区农贸市场一元一斤,居民社区蔬菜直销店一斤却只需一角五分。无独有偶,在离杭州不远的嘉兴地区,许多菜农种的大白菜一斤只卖一角都无人收购,烂在田间地头。

    同样是大白菜,销售价格如此悬殊,流通环节层层加价是主要原因。社区蔬菜直销店的大白菜售价不到农贸市场的六分之一,就是因为它省去了流通环节,不像农贸市场摊贩,从多级批发到零售层层加码。嘉兴地区的大白菜无人问津,则是因为物流成本太高,一角一斤收购,到了零售环节变成一元一斤,价格高得卖不动,菜贩如果收购太多必然积压,只好任其烂在地里。

    菜价上涨中的流通因素已引起举国上下关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当前我国蔬菜的流通成本已经占到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蔬菜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往往要经过五六个环节,各个环节层层加价。

    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物流总成本占到了GDP的21.3%,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曾有统计显示,1公斤货物从上海到贵州通过公路运输需要花费6元到8元人民币,而从上海通过海运到万里之遥的纽约却只需花费1.5元人民币。不可否认,流通环节严重的“肠梗阻”已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着手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在城市居民社区建立直销店,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公路收费问题也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这些都是好现象,值得期待。

    民以食为天,稳定物价首要在农产品价格。各地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打破交通运输领域的割据和垄断降低公路收费,通过扶持蔬菜生产与消费对接压缩流通成本,同时减轻农贸市场税费负担,打击超市“进场费”等不合理收费,保证群众消费的基本农产品质优价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