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监管再不能“都管都不管”了

2011/3/21 9:46:29 来源:凤凰网

    赴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官员表示,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瘦肉精”事件暴露出整个监管链条上的缺陷。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3月20日《新京报》)

    “瘦肉精”事件,暴露出抽检的漏洞,暴露出监管的缺陷。2002年,农业部明确禁止养殖业使用“瘦肉精”。“禁令”在现行的食品监管体制下竟沦为“一纸空文”,时至今日,“瘦肉精”监测似乎没有一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最大的危害是体制性漏洞,最大的隐患是体制性缺陷。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体制内”的职能部门看上去都很“健美”,有监管之责的部门都很“丰满”,尤其是监管权表现在执法权、罚款权和收费权上。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后,如果你大喊一声“监管在哪里?”立马站出一个班、一个排,他们分别贴着“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等标签。如果你再责问“你监管了吗?”一个接一个地告诉你:“这不归我管”,或者“管不了管不好”。“杂牌米+香精”熏出“五常香米”;“辣椒精+飘香剂”涮出“火锅底”;再到“瘦肉精”养成“健美猪”……差不多所有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有“监而不管”的体制性弊端。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一个很关键的病因就是目前的“多头分段管理”体制。有关人士直指其弊:农业、工商、卫生、质监等十几个部门均涉及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政出多门,缺乏操作性。各部门之间或者争夺监管权,或者相互推诿监管责任,最终造成监管不力,问题难究。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都有可能出现,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管理;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明显属于哪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范围而不去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能再吃“瘦肉精”了。吃“瘦肉精”炼成的“健美”,是残缺的“美”,是看上去很“美”。必须从提高并及时完善国家标准、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更深层次地完善检测和监管体系入手,尽快让食品安全监管从“被动”走向“主动”,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才能真正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法律法规在发威,体制改革也要跟进。“多头分段管理”不仅会弱化监管,甚至还会让推卸责任成为“职务行为”。“瘦肉精”要在市场上消失,更要在监管体制中彻底退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