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港媒:中国媒体乐观看待灾后中日经贸关系

2011/3/24 14:30:35 来源:新浪网

    3月23日电 香港中通社23日刊出特稿说,中日关系在救灾当中回暖,将有助于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提升。中日经贸关系具有典型的互补性,两国经贸关系的提升,将是互利互惠的双赢。中国大陆媒体,对此次日本地震灾难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更为关注,普遍认为,未来中日贸易仍值得期待。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地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有所显现,但中长期影响有限。

  文章摘编如下:

  遭受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多重灾难的日本,正渐渐从灾难中恢复重建。日本后灾难时期的经济走向,受到全球媒体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中国大陆媒体,对此次日本地震灾难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更为关注。综合各大媒体观点认为,未来中日贸易仍值得期待。

  此间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中日贸易“安渡”震灾。外贸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地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有所显现,影响将在两三个月后进一步明朗,但中长期影响有限。分析指出,中日贸易结构呈现的特点是,日本从中国进口大量能源和资源,向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的芯片、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因此震灾等会给中国汽车、电子等产业带来一定影响,但由于本土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进口零部件种类正逐年减少,即使暂时短缺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从中长期看,日本灾后重建将促进中日双方在外贸上的合作,这不仅将有力地支持日本灾后重建工作,也将会扩大中国相关企业的对日出口。

  “日本强震难改中日贸易格局”,3月22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以此为标题,对中日贸易进行了客观分析。文章分析,中国进口在短期内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进口的减少会在短期内就有所体现;但同时中国的出口机会将会显现,并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的开始而扩大规模。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等电子产品,还有化工产业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中国对日本高端零部件的依赖度很高,如果交货延期,企业受到的损失会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对核辐射的担忧,中国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会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中日之间的经贸总量和贸易模式均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同样,政府层面上亦对中日经贸关系表示了乐观。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表示,地震所带来的任何影响都是暂时的。日本地震不会对中日贸易产生太大影响,日本一直对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

  此外,更有观点大胆预测认为,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有可能强化中日经贸关系,而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相反的结果。《证券时报》的文章指出,此前,中日两国由于领土争端等问题,关系趋于冷淡,但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民众积极伸出援手,支持日本救灾,除了派出国际救援队赴日救援之外,日前中国还应日本的请求,决定给予日本汽油、柴油各1万吨的支持。中日关系在救灾当中回暖,将有助于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提升。中日经贸关系具有典型的互补性,两国经贸关系的提升,将是互利互惠的双赢。

  日本灾后重建正在展开,专家认为,无论是从重建所需资金,还是从建材能源等方面,都会创造巨大的需求。由于赈灾使中日两国政治关系有所改善,对促进中日经济合作也有好处,对扩大中国企业对日本的投资也是一个新契机。

  除上述媒体外,连日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内地重磅经济媒体都对灾后的中日经贸关系表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度。(施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