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安徽将从集成创新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等四方面发展水产业

2011/3/28 10:16:05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爱吃鱼的朋友或许发现,市场上可以品尝到的鱼品类日益丰富,质优价廉,这与安徽省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记者从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获悉,今年,安徽省将在集成创新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扶持苗种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信息采集发布等四个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水产跨越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菜篮子”。

  为集成创新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水产部门组织开展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遴选,促进区域化、规模化布局形成;开展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示范和推广,重点推广应用养殖生态环境调控、生物修复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快水产养殖方式转变,推广健康养殖、集成与示范等高产先进养殖模式。水产苗种业是水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此安徽省将加强水产原良种场技术人员培训,健全水产原良种管理体系。积极探讨增殖放流技术指导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服务现代水产种业的支撑水平。
 
  加强推广人员和渔民的知识培训。水产部门将利用民生工程、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及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推进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网建设。安徽省将加强淡水池塘渔情信息采集10个试点县的技术指导,不断健全渔情信息采集工作网络,做好渔情信息采集的分析及应用,提高数据分析和生产预测能力。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渔业产业集聚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渔业经济产业带日趋壮大。 2010年,安徽省水产品产量万吨以上县(市、区)达50个,全省渔业年加工能力达12万吨,省级以上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0家,渔业二、三产业产值已达125亿元。创建国家和省著名商标、名牌水产品35个。以龙头企业带动,以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大户或健康养殖示范场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渔业经济产业带初具规模,以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渔业经济产业带为代表的水产板块日益壮大。去年,沿江渔业产业带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分别达57.6万吨和138.7亿元;沿淮渔业产业带分别为39.2万吨和69.6亿元;环巢湖渔业产业带分别为20.7万吨和85.9亿元,三者合计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1%和70%。同时,城郊型休闲、观赏渔业发展迅速,全省休闲渔业产值已达10亿元以上。

  记者 史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