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梁江平:“痛打”双汇 猪农不是替罪羊

2011/3/29 15:54:55 来源:南海网

  日前,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约见部分“核心媒体”,并提到“瘦肉精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济源双汇的猪源是在流通环节因为把关不严流入企业”。(新闻链接)

  如此看来,双汇在此次瘦肉精事件中也是一个无辜受害者、受骗者,是猪农坑了双汇,双汇是“代人受过”。我们真错怪双汇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消息人士称,双汇要求瘦肉率必须达70%。而一般的猪瘦肉率是30~40%。如果不是企业有需求,猪农会“自觉”喂养瘦肉精?而随着猪肉价格近年大幅波动,猪农还替肉企承受了价格波动风险。可惜,双汇可以动用“核心媒体”,而猪农,整个事件中,有谁听得到他们的声音?

  瘦肉精事件发生以来,双汇显然没有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不仅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还有对问题产品的事后处理,包括召回和赔偿问题。而双汇董事长的此番言论则多少暴露出其急于推卸责任的真实内心。董事长都这态度,企业会把多少心思花在产品质量上可想而知,由此,我们对其企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如果真有心,一道良心检验就足够了。可惜没有,因此,即使一万八千道检验也照样检不出瘦肉精。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倘若在处理上不拿出十分的诚意,谈何对消费者负责?仅靠没有诚意的道歉显然难消公众心中的疑虑。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并不是最可怕的,只要积极诚恳改正,重塑品牌形象,相信消费者重新接受双汇也不是不可能。但时至今日,我们只能很失望地看到,双汇不但视法律和消费者的生命如儿戏,没有社会责任感,更是错上加错,事发后连诚恳的认错态度都没有,推卸责任倒是很积极。

  当然,我们也知道,在利益诱惑面前,不能指望企业自身的良心发现。如此就需要法律和执法必严的监管部门,逼其不得不讲良心。对事发后仍缺乏诚意、推卸责任的企业,只有让其付出惨重代价,才能使其长点记性,不敢再逾越雷池一步。只有不为双汇所装出的一副“代人受过”的“受害者”形象所迷惑,痛下“杀手”将其打成“第二个三鹿”,才能警醒更多的企业。如果连已经出事的“落水狗”都不痛打到底,甚至任由其通过“危机公关”推卸责任,连对消费者的道歉都那么没有诚意,那么,明天“三汇”、“四汇”这样的无良企业就会接过双汇手中的“枪”,肆意戕害公众生命。

  于此同时,食品安全的篱笆需要加紧扎牢。若局限于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出了问题才想起打击,则食品安全问题永无穷尽。只有从根本上铲除制造食品安全问题的土壤,才能消弭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