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为何贫困地区频发奶中毒

2011/4/10 8:24:41 来源:红网

  4月7日,甘肃平凉市发生导致3名婴幼儿死亡、多人身体不适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者均服用过散装牛奶。目前已有多名病患趋于好转,当地发通告称养牛户供给的鲜牛奶出现问题并严禁食用。

  众所周知,摊贩卖的散装豆浆大多是注水后添加化学浓缩剂而成,那散装的牛奶更容易滋生细菌而变质,奶源可能是生病的牛,比劣质豆浆的危害不知大多少倍。怎么还有人买?或许是认为猛火烧开就自动杀菌的缘故,但根本还是因为——便宜。

  去年的“陕西200余小学生喝学校配发早餐奶中毒”,喝的是陕西当地的奶制品,还是“经过严格公开招标,奶产品质量没有问题,送往学校前经过多道检测”的。

  曾经的三鹿,奶粉、酸奶,各种类型的产品都比超市货架上其他著名品牌的奶制品价位要低。城市中有基本消费能力的父母,轻易不会买廉价的奶粉喂养婴儿,反而躲过了三鹿一劫。“兰州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随后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扩大到14名。”集体奶中毒事件,很难发生在政治中心的大都市和一线城市。

  在三鹿之前,发生了“安徽阜阳奶粉”的恶性事件,三鹿以此为契机,迅速抢占了农村市场。可最终还是赴了“价廉物劣”罪恶滔天的后尘。

  不管是来源不洁的散装奶,还是后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都是打着廉价的幌子占据相对贫困地区“薄利可多销”的市场,那里的百姓原本就生存得艰难,为图便宜,结果还让自己的后代成了低劣奶粉、毒奶粉的实验品。

  这些地区的质量检验、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相关部门的把关人员,莫非你们的精神也“相对贫困”?奸商胆敢把这些戕害幼稚生命的可怕奶粉一次次投入到农村市场,有没有施与你们“精神的扶贫款”?而你们本地所产的不合格的散装、袋装、学生营养工程奶,只能是你们无视百姓安危,监管不力、或与奸商互利互惠的“贫困”结晶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