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水太“肥” 香溪河流域面临“无鱼”之忧

2011/4/20 9:05:49 来源:三峡晚报

   (记者李传平)昨日,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焰值在香溪河取样调查发现,目前香溪河流域的鱼类资源在逐步枯竭。

    昨天上午9时,在香溪河官庄坪流域的一个山洼里,年近六旬的蔡焰值坐在渔船上,把捕鱼器放入水中。他此行的目的,是对香溪河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了解河内目前还有什么鱼种,以及各鱼种的数量等。让他失望的是,在两个取样水域,他仅捕到7条约5厘米长的刁子鱼。

    “这说明香溪河的鱼类资源在急剧下降。”蔡焰值介绍,按采样结果分析,目前在香溪河支流,鱼的亩产量仅有1.5公斤左右,而在长江支流,鱼的亩产量应在3.5公斤左右。“香溪河鱼类数量的减少,与河水水质的恶化有关。河太‘肥’了,整个流域都属于富营养化状态,氮的含量约为正常水含量的50倍,磷的含量达正常水含量的近100倍。逆河而上,越远离长江,水中的氮、磷含量就越高。”

    蔡焰值认为,香溪河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整个香溪河沿岸生活着16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容小视。再不治理,用不了多久,水就会跟‘酱油’一样。”

    蔡焰值说,目前相关部门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此行就是在实施一个改善香溪河支流水域生态环境的试验项目。
    2008年6月,香溪河出现大面积水华,严重时从兴山县平邑口至入江口段,水华连接成片,长度超过25公里,部分河段藻类布满整个河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