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科技促大宗淡水鱼类养殖 渔业年产值去年达400亿元

2011/4/26 10:48:10 来源:中安在线

    记者从近日在合肥召开的“首届全国大宗淡水鱼营养与饲料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省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渔业年产值由220亿元增加到400亿元。

    我省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表现出极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淡水渔业大省。近年来,我省科研人员致力于渔业资源养护、水产新品种引育、水产生态高效养殖、渔业生态环境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形成和建立了国家大宗淡水鱼类合肥综合试验站、安徽省现代农业体系虾蟹研究中心、安徽省“115”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为推广淡水鱼类规模化养殖新技术,我省新建了100个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区核心面积80万亩,新建了24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3个,同时建成了大鲵、江豚和胭脂鱼3个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

  “十一五”期间,省级产业化(渔业)龙头企业由11家发展30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由92个增加到368个,认证的无公害、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由124万亩发展到230万亩。此外,有21个水产品牌被认定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11家水产企业的11件商标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2010年,全省淡水鱼类养殖水面面积1581万亩,水产品产量193万吨,渔业总产值40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初的4884元提高到7731元,净增2847元。(记者汪永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