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东北粳米或迎来日本商机

2011/4/27 8:10:16 来源:中国水果养殖网

    “日本水稻原可达到90%高度自供,但此次受灾区大片农田因海水浸泡导致盐碱化,短期内很难恢复,势必将造成今年水稻减产,进口需求增加,我国东北的粳米将成为日扩大进口首选。”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在接受粮油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笑然分析,由于日本居民只吃粳米,无论是从品种、消费习惯及地理位置分析,东北的粳米都将成为首选。这将为中国大米出口企业带来商机,此前日本每年仅从吉林进口约10万吨大米,且以糙米为主。

  不过早前美国农业部一位分析师则认为,地震和海啸对受灾地区水稻种植影响有限。以宫城县和福岛县为例,两县东部区域遭到严重破坏,而水稻田多位于西部,大米储备充足是日本短期内无需进口大米的另一原因。

  中粮集团和吉粮集团是我国对日大米出口的两大主体,据了解,吉粮去年向日出口仅3万多吨大米,今年截至发稿时尚未接到日本要求增加进口的订单。

  刘笑然认为,能否扩大对日出口,还要看今年9月东北新米上市后是否有可供出口盈余。

  水产品方面,农业部水产品市场预警分析师刘景景表示,从短期来看日本强震对我国水产市场似乎利大于弊,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远期影响堪忧。

  灾害导致日本水产品产量下降,核危机升级引发的担忧短期内难以消除,刘景景估计日水产品出口将受到长期打击。“这同时也为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带来了商机。近半个月来,我国山东及湖南等地水产企业出口订单数量均大幅度增加,部分企业的输日订单量上涨20%~30%。韩国及欧美国家均暂停了日本大部分近海产品的进口,加大了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鸡肉制品一直是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最主要产品,占日本总进口量的50%以上。

  从福建省圣农实业有限公司处获悉,该公司近期输日订单激增,预计今年其鸡肉熟食制品对日出口量将较2010年猛增10倍左右。

  但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张莉指出这只是个别案例,“目前日本进口中国的鸡肉制品数量并没有明显改变。长远看,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日进口的肉制品预计以熟食制品类应急食品为主。日本对进口食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相关企业应首先把好质量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