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专家解读:市场上常见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

2011/4/28 10:42: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4月28日电(记者王猛)针对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关专家对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解读。

  国内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吉林农业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学军表示,目前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较多,“有些滥用工业原料行为是消费者难以想象的。”

  他说,如用工业石蜡为大米抛光:石蜡含有致癌物质,工业石蜡是被严禁用于食品的,只有经过复杂的脱毒后才能食用。使用甲醛用于食物防腐剂也较为常见:作为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甲醛经常被用于发制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也有人用于制作血豆腐等。此外,使用双氧水、石灰水、盐酸等工业原料加工猪皮,使用工业级别的烧碱(氢氧化钠)制作罐头,在爆米花中添加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过氧化氢以及将盐酸混合色素加工荔枝、红毛丹等水果,还有使用工业明胶制作皮冻的现象等。

  对于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会明说,最常见的就是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和香精。近期出现的将“牛肉膏”用于猪肉造假行为是比较典型的,还有就是在榨菜等食品中超量使用色素和防腐剂等。

  吉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中心主任杨贞耐说,如果长期、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将工业原料滥用于食品,可能降低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长期使用会引起慢性中毒,甚至可能致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