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部分药品或食品食用后可被检测出醉驾

2011/5/4 17:12:15 来源:新民网

  半瓶藿香正气水、一罐口气清新剂、一小块豆腐乳……可别小看它们―――它们同样能够产生“醉酒”的效果。如果因为服用这些食品或药品后开车被视作“醉驾”怎么办?近日,记者就此咨询了有关法律、医学专家。

  就在醉驾入刑前不久,上海的一位司机连续两次接受测试后,结果都显示酒精含量很高,是严重“醉驾”。但该司机却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喝酒”,车上乘客也都证明司机滴酒未沾。原来,他刚刚使用过一款口气清新剂。“这种情况下,乙醇仅停留在口腔内膜,不会对神经系统等造成麻痹而影响行车安全,比较容易说清楚,不会按照醉驾处理。”专家表示。

  据了解,能够造成类似“醉酒”症状的还有不少药品、食物,比如豆腐乳、漱口水、藿香正气液等。相关检测显示,食用一块或半块豆腐乳,确实能达到“酒驾”的标准,但只能持续三四分钟;喝下一瓶藿香正气水,酒精浓度也会非常高(约440mg/100ml),不过也会在10多分钟后挥发;两勺醪糟,酒精含量达到165mg/100ml,达到“醉驾”标准,4分钟后恢复正常;含有酒精的漱口水,测试时也达到“醉驾”标准,3分钟后恢复正常……

  有药学专家表示,其实这些东西吃(喝)下去之所以会产生“醉酒”效果,原因是都含有酒精。这种摄取酒精的方式和喝酒没有区别,进入和排出体内的方式也是一样,如果数量足够同样也能造成真正的“醉酒”。所以,如果因为这些方式导致真正的醉酒,也应该负相关责任。“但这些东西中的酒精含量本身就很低,所以很快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就降下来了”。

  但是,这种类型的“醉酒”者没有酒驾或醉驾的故意,面对检测时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呢?有法律专家表示,首先要在现场跟执勤交警说明情况,可以休息一下再行检测。如果因不可知的原因导致酒精浓度超标,则应将在检测之前的进食、服药等情况尽可能记录清楚,并请知情人出具证明,以便为在法庭上进行抗辩留存证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