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浙江三文鱼无核污染 多批渔用饲料检出三聚氰胺

2011/5/10 14:59:19 来源:今日早报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昨发布水产品抽检结果合格率达99.68%,但少数领域仍存在安全隐患

  浙江市面上的三文鱼没有核污染

  多批渔用饲料被检出三聚氰胺

  省海洋与渔业局昨发布水产品抽检结果

  合格率达99.68%,但少数领域仍存在安全隐患

  浙江人吃的鱼、虾、蟹等各类水产品,安不安全,有没有质量问题?

  昨天,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召开“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通报了2010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结果:海产品和淡水产品合格率为99.68%,但在某些领域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在养殖水产品仍时有检出;渔用饲料中也有多批次样品被检出三聚氰胺;渔业环境污染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仍在加剧等。

  从本月起,我省将开展水产品安全质量集中整治,集中治理重点水产品禁用药物违法使用问题。

  海产品和淡水产品

  合格率99.68%

  2010年,全省投入财政资金450万元,安排抽检养殖、捕捞水产品3171批次、9870个样品,水产养殖投入品202个批次。

  抽检的水产品涵盖了海水和淡水养殖的鱼、虾、蟹、贝和爬行类,检测项目包括了氯霉素、已烯雌酚、孔雀石绿、无色孔雀石绿等主要禁用药物和保鲜剂、重金属、致病菌及环境污染指标,抽检结果显示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9.68%,不合格产品100%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省检查各类水产养殖场7800余家、水产苗种场720家、可能使用保鲜剂的捕捞渔船960条。

  经执法查处,680家养殖单位属轻度违规,4家养殖单位无证,无证生产苗种单位2家,使用禁用兽药和水产品保鲜剂超标等违规单位41家。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作出相应处罚措施,共计罚款28万元,无害化处理(含销毁)兽药残留或保鲜剂残留不合格水产品2.6万公斤。全省未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海捕虾乱撒“虾粉”保鲜

  我们常吃的海捕虾,从海里捕捞上来后,一般放3天后,虾头就要发黑,“卖相”难看。

  为了让海虾的“卖相”好看一些,同时为了延长保质期,渔民们往往会在海捕虾上加入一种粉状的东西,渔民称之为“虾粉”。

  “虾粉”的主要成分,叫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化学保鲜剂。这种保鲜剂,如果控制在比较低的规定量内,对人体危害不大,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允许的。

  问题是,渔民们习惯把虾粉当作面粉一样,撒在刚刚打来的海捕虾上,这很容易导致虾粉过量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

  因此,必须加强渔民的技术培训,合理规范使用保鲜剂,做到既保证产品质量,又保障健康安全。

  此外,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在养殖水产品仍时有检出。2010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初级水产品质量抽查中,检出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10批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