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三亚“严打”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2011/5/11 7:39:35 来源:南海网

    5月10日,三亚市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进行部署。南海网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三亚将用4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并将整治工作贯穿全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特别发出《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要求各地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行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明确对企业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月22日,卫生部重新汇总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名单中包含“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47种,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

  近年来,国内各地出现“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在媒体曝光后,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5月10日,三亚市召开食品安全工作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会议。

  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岩峻在会议上介绍说,“近年来三亚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并不能说明我们的餐桌就是安全的,也不足以说明我们没有吃到‘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和‘化学火锅’。如不把食品安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的某一天,这样的事情就可能要发生。”

  据介绍,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分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清理整顿、规范巩固三个阶段,用4个月时间,对食品的源头、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环节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对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食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监测;加大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各类糕点店和临时性生产点的监管整治;重点查处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的非法经营行为,加强对农贸和批发市场、商场、超市、个体商店的监督检查,加大产品抽样检查力度;加强对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和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用餐单位的监管,严禁餐饮单位使用“化学火锅底料”、“罂粟壳”、“苏丹红”、“免费增白剂”、“地沟油”等非法添加物和禁用的食品添加剂。同时,多部门还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防止不合格食品由城市向农村市场转移。

  据悉,此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历时一年。吴岩峻指出,此次行动要强化追责问效机制,对工作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职能部门及其领导给予严肃处理;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严查每一环节,追求各环节监管人的责任;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

  5月10日,三亚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及成员单位负责人,两区六镇分管领导及食安办负责人,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业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据了解,此次三亚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无论是监管还是处罚力度均属空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