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各种饮料的净含量都在玩“瘦身运动”

2011/5/11 14:44:15 来源:南京日报

    这场“瘦身运动”今年大范围波及到饮料包装材质,如矿泉水瓶越来越薄,以至于不少废品收购点收购形式由“论个”改为“论斤”。

    “现在的矿泉水瓶越来越薄,越来越软,拧瓶盖也成了一门技术活。”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他在拧矿泉水瓶盖时竟然被洒了一身水,“轻轻用手一捏,水就溢出来了。”

    记者昨天在龙蟠中路金润发超市看到,矿泉水销售专区有农夫山泉、统一、今麦郎、可蓝等七八个品牌,同规格一瓶矿泉水价格从0.65元至3元不等。1元及1元以下的矿泉水瓶很薄很软,一些矿泉水瓶因为太软,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挤压已严重变形。

    “矿泉水瓶变软变薄今年已成普遍现象,越是价格低的饮料,瓶子捏起来越软,稍微受点挤压就变形,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也无法恢复原状。”柜台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饮料包装材质的“瘦身”不仅有“由厚变薄”这一种简单办法,一些听装饮料的包装材质也进行了彻底更换。据悉,从2008年起,王老吉凉茶便开始启用铝罐包装,并陆续投放到北方市场。目前,这种铝罐包装已开始在全国推广,我市几乎已没有铁罐包装的王老吉。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相比铁罐,每个铝罐可节省成本0.2元左右,每罐饮料的包装材料成本可降低约15%。

    由于包装材质发生变化,不少废品收购点回收饮料瓶的形式也变了。

    一收购点小老板称,以前他是“论个”收瓶子,这段时间他发现,很多饮料都换了新瓶子,不但小了,而且更薄,于是改为“论斤”收购了。

    “这种换包装的做法跟降容量一样,其实都是在变相涨价。”一市民针对目前饮料的“瘦身运动”说道。

    对于“变相涨价”质疑,不少饮料生产厂商给予了这样的解释:产品规格、材质的调整更多是出于增强品牌形象目的。但也有一些厂商坦言,物价上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而提价又会让客户群流失,只能采取减少产品规格、压缩材质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应对策略。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成本上涨压力,不少饮料企业年初曾酝酿提价,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后来部分大型饮品企业暂缓了提价行为。于是变相涨价的“瘦身运动”便在饮料等快速消费品行业蔓延开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