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宿州市埇桥区强化小麦后期田管

2011/5/12 9:59:06 来源:拂晓报

   “目前正是小麦扬花后进入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害防治及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5月4日上午,在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秦湾村后湖的麦田里,区农委高级农艺师张修金说,目前的旱情不仅会影响部分花粉不育,导致结实率下降,穗粒数减少,而且会影响粮食产量,抓紧抓好当前田管尤为重要。

    继去冬今春连旱后,埇桥185万亩小麦又遇到多年罕见的“卡脖子旱”。宿州市气象局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不足70毫米,同比减少6成,为近十年来同期最少,小麦根层土含水量在50%——60%之间,属中等旱级别。

    小麦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夺取夏粮丰收,对实现埇桥区全年粮食产量12亿公斤以上目标,保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面对高温少雨导致的旱情和病虫害防治双层严峻现实,宿州市埇桥区从4月中旬开始,四大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百余名农业专家一线指导田管。但在采访中发现,受制于部分水利设施的落后和浇灌难度大等因素,靠天等雨的思想普遍存在。“现在大水漫灌会造成倒伏,如果喷灌,水会影响扬花授粉,我们这里基本上没有人浇麦。”采访中符离镇褚庄村村民李进喜说。

   “这种思想确实有很大的普遍性,也确是抗旱的难点,对此要分类指导,科学田管。”区农委负责人说,对植株高且密的地块,旱情又不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考虑暂缓浇水,着重“一喷三防”,把叶面喷肥和病虫害防治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肥药混喷,并增加用水量,减轻旱情影响,达到防早衰、防病虫、防干热风等一喷多防的目的。对旱情严重、植株矮、密度低的田块,应立即浇水。

    面对旱情日益严重的特殊情况,区政府紧急下拨200万元抗旱、田管资金,用来购买喷水头、药物等物资,免费发给群众,同时,正确引导群众克服等天靠雨的思想,集中精力,科学田管,统防统治,确保5月20日前普浇一遍水,确保全年粮食总产12亿公斤目标不动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