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菜难买菜贵,何去何从?

2011/5/13 6:49: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上海、河南、山东等多地纷纷发生菜农用拖拉机碾碎蔬菜的事件,蔬菜价格暴跌让菜农叫苦不迭,而在蔬菜的另一端,市民们每天都在抱怨菜价高得离谱。5月13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21:55即将播出《卖菜难,买菜贵 怎么办?》,节目中各位专家学者组成红蓝两队,就流通成本过高是否是罪魁祸首、农超对接是否是可行之举、能不能彻底解决大小年等问题展开了激辩。

  在红方嘉宾媒体评论员朱煦看来,流通成本过高是“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根本原因。他说,蔬菜从菜田到餐桌,必要的流通环节应该存在,但流通环节应该有多长,需要引起注意;流通环节越长,菜农对信息的获得和对市场的反映就越低,市民的购买价格就越高;他认为现有的城市流通机制,是造成蔬菜“最后一公里”价格翻翻的原因。

  蓝方嘉宾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对此不以为然。他说,蔬菜从田间到餐桌,大致要经历产地的收购,长途运输,城里批发和零售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现在都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每个环节都不存在暴利。对于“最后一公里”,他解释,是因为最后一公里所有的销售成员的成本是向城市消费看齐的,比如住房、子女就学等消费。

  关于解决之法,红方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农超对接是解决农产品(17.83,0.01,0.06%)暴利的方法之一。他说,农超对接可以解决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据统计平均降低流通费用30%以上。同时,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来源和售后追踪。

  蓝方嘉宾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给予了强烈的反对。他说今年出现蔬菜滞销,原因是去年菜价走高,不少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导致供应增加,归根结底应该让市场来发挥作用。他说,农超对接不会减少任何流通环节,因此不可能降低菜价,相反还增加成本,比如目前菜贩子都是当地农民,一般吃住在菜农家里,节省了旅途开销。

  针对蔬菜种植大小年的问题,红方嘉宾媒体评论员章弘提出,成立合作社不仅可以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还可以增强议价能力。蓝方嘉宾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秉龙认为,应该让市场发挥信息指导的作用,合作社不仅容易造成整体信息判断失误,还可能推高菜价。

  解决卖菜难和买菜贵可能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如何提升菜农种菜积极性,种菜水平、市场意识,显然是当下实实在在需要做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