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五花八门的自酿葡萄酒引争议?

2011/5/18 13:02:44 来源:吉洛酒庄

    有一个自酿爱好者让笔者品尝他的酒,笔者说,你的酒喝起来嘴中有尖刺感,酒变成醋了。他二话不说就往酒里兑了些冷开水,再加一些冰糖,然后大口大口地喝起来,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他说这和家庭腌制酸菜是一个道理,当腌制的酸菜漏风变味,弃之不食就是了!

  时下,自酿葡萄酒之风已吹遍大江南北,广州甚至出现了春节期间用自酿葡萄酒互赠亲友的现象。于是,一些专家以食品安全为由,提出要给自酿葡萄酒设立门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自酿葡萄酒由于不进入市场,不存在因食品安全而伤害消费者的问题。

  自酿葡萄酒通常是让葡萄皮中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外加物质一般是一些市面上销售的白砂糖或冰糖,没有别的添加剂。自酿葡萄酒经常出现挥发酸偏高或再发酵等现象,当亲友们品到挥发酸偏高的自酿葡萄酒时,顶多是一笑了之或调侃一句:把酒酿成醋了。

  其实,大量自酿葡萄酒的出现,受益最大的是葡萄果农。长期以来,一些大的葡萄酒企业由于对原料的独家垄断,造成了对葡萄收购价格的垄断。当大量的自酿出现时,这不但吞吐了果农大量的葡萄果,而且由于竞争可以使收购价格提高,让葡萄果农从中受益。这不但调动了果农的积极性,也与中央重视“三农”的政策一致。

  自酿葡萄酒的出现是普及葡萄酒文化的最佳途径。酒是酒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酒的灵魂,酒类商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如葡萄美酒与佳肴的搭配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喝干白配海鲜鸡肉,喝干红配之以口味较重的红肉,这在国外是很普遍的常识,而在国内又有几多人了解呢?随着自酿爱好者数量的增多,他们之间就会经常互相交流和探讨,这是普及酒文化的最佳途径。

  同时,自酿葡萄酒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时下的中国葡萄酒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一样的葡萄品种,一样的酿造工艺,酿出的葡萄酒口感也一样,这将导致人们对葡萄酒产生“审美疲劳”,没有新鲜感。而自酿葡萄酒采用的工艺却五花八门,很多采用葡萄果中的自然酵母,而一些自然酵母却给葡萄酒带来别样的风味,让人品尝后回味无穷,这些好酒不一定很多,但只要在他们的自酿生涯中出现过一两次就足够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扼杀享受家庭自酿葡萄酒的乐趣,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门槛论”的制造者是扼杀人们享受家庭自酿葡萄酒乐趣的元凶,这些元凶的存在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现在很多人的爱好是不一样的,有人将自酿葡萄酒当作业余爱好,并在自酿过程中享受乐趣;有的自酿爱好者甚至将自酿的葡萄酒比作自己的孩子,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自酿葡萄酒设立门槛没有理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