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称“适量无害”的专家自己吃了多少膨大剂

2011/5/19 9:20:51 来源:西安日报

  傅万夫

  最近,很多地方传出西瓜未成熟便裂开。有人分析,这是瓜农使用膨大剂所致,引起一片恐慌。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认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5月18日《新京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专家的口碑似乎越来越差。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专家太多了,扣个教授或者副教授的帽子就自诩为专家,然后就到处发表自认为权威的言论,实际上,很多人属于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导致了专家这锅汤被一些臭肉给坏掉了。另一方面,专家在一些观点的阐述上,尤其是一些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缺乏严谨。膨大剂对人身体无害的结论来自“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大家都像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没吃死人,所以就没啥大问题。靠这样的结论支撑的专家不觉得愧疚吗?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大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这个不能吃,那个有毒,人们总是在彷徨到底什么东西可以吃。这种社会信任危机下,专家本来可以很好地证明自己的价值,用他们在学术上的权威,帮助公众走出困惑。这是体现专家这个一直以来被当成是高层次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这个称谓的职责所在。

  然而,很多时候,专家们似乎根本不珍惜这个称谓的内涵,一些所谓的专家成了企业或者金钱的代言人,谁出钱,帮谁说话;谁出的钱多,就替谁辩解。一次两次,人们尚可容忍,当这种行为几乎成了一种惯例的时候,专家的可信度自然就无从谈起。南京这名专家放言膨大剂适量无害后,网友几乎一边倒的不相信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这种信任危机下,专家们还不如闭嘴,这样或许还能少享受点骂声。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专家为了研究各种蛇毒的破解方法,亲自上阵,据说一生尝了很多种蛇毒,为人类在破解蛇毒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专家的敬业精神确实很难模仿,我们也不奢望南京的那位专家在学术研究上能有如此忘我的精神高度,但至少得对自己所放出来的言论负责吧?膨大剂是否有害,多少算适量,细节在哪呢?三聚氰胺吃点还没事呢,还有牛肉膏,问题在尺度和适量上。如果这位专家能够拿出详细的广泛使用膨大剂的各个行业添加多少才是适量的标准来,那才值得尊重。否则,西瓜膨大剂之后,必然会出现葡萄和猕猴桃里也含有膨大剂的猜想及恐慌。

  现在看来,不光是西瓜加了膨大剂,专家队伍似乎也越来越膨大,膨大到什么样的人都能顶着专家的帽子到处招摇,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道貌岸然地成为专家。好像是这种做法会坏了专家的名誉,但实际上,真正损害的是整个社会信任秩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