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用工业皮革下脚料熬胶 记者暗访假阿胶作坊(3)

2011/5/23 10:28:03 来源:都市女报

  经水泡后竟能将水瓶牢牢黏在墙上

  是阿胶还是强力胶?

  “阿胶之乡”带回的“阿胶”质量究竟如何呢?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给记者一份《阿胶真伪辨别手册》。记者通过“看、闻、摔、熬”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检验。

  一般的正品阿胶,整个胶块比较光洁、光滑,断面比较整洁、平滑。而记者带回来的“阿胶”,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气孔,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很多突起的颗粒。颜色上来看,正品阿胶的胶光透如琥珀色,用手电照着看非常漂亮、像血红色的。但从宋楼村带回来的“阿胶”是不透明的咖啡色,即使强光手电的光束也无法透过。

  用鼻子闻,可以明显地闻到一种胶制品的煳味,这与正品阿胶特殊的胶香味不同,用嘴哈一下气,这样的“阿胶”煳味更加明显。

  与正品阿胶手掰即断,断面光亮不同,这块“阿胶”质硬而不脆,很难折断,用力将其摔碎后,断面不光亮呈黑色。

  按照《阿胶真伪辨别手册》所写,将正品阿胶放入玻璃杯中,加入沸水搅拌溶化后,放置1-2分钟,胶液澄清,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具有淡淡的胶香味。

  然而,当记者将宋楼村的“阿胶”放入沸水半小时后,这块“阿胶”才渐渐融化,最后得到的是一杯浑浊的“大杂烩”,黏在杯子底的是一层深色胶状物,用筷子用力搅拌这种物质也无法溶于水中。

  清水则变成了咖啡色,其中夹杂着大量白色的絮状物,以及颗粒状的杂质。漂在最上方的是一层乳白色的油花和气泡。随着水蒸气飘出杯子的是一股刺鼻的焦煳味。

  最后将杯中的液体倒出后,未溶于水的“阿胶”紧紧地黏在杯子底部,记者用力将其掰下并取出后,发现这块“阿胶”黏性十足,竟能将矿泉水瓶牢牢地黏在墙上。

  济南曾发现过假阿胶

  去年5月初,药监部门就曾接到市民投诉,反映济南某保健品市场有几家店铺可能在卖假冒的阿胶。经过摸底调查,抽检了两批打着“东阿阿胶”品牌的可疑产品。

  济南市药品检验所专家在接到委托后,对这批阿胶进行科学检测。该所宋所长描述的感觉跟记者体验到的很相似:“打成碎末后,闻到的是一股肉类腐败后的味道。”

  当时,药检所检测报告显示,这批阿胶的总灰分严重超标,《药典》规定应不高于1%,而这批阿胶达到了4.3%。药检专家解释:“总灰分指的是将阿胶充分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检测指标证明,这批阿胶显然不是按规定用鲜驴皮熬制的,里面加了不该加的东西。”

  结果出来后,药监局工作人员和东阿阿胶厂家取得了联系。厂家反馈的信息显示,这批假阿胶很可能是用生产皮鞋、皮具时残留的皮革熬制而成。

  据东阿阿胶厂家负责人说,前几年,他们曾和广东省监管部门一起追查过假阿胶。当时,在一次大型展览会上查处并没收一批假阿胶,样本检测鉴定,这批阿胶是由旧皮带、皮鞋等皮革,与其他成分一起经高温加工制成。

  在原产地东阿,一些造假者干脆露天架起大铁锅,使用加工皮鞋、皮包时残留下来的边角料作为熬胶原材料。

  吃含革阿胶可能致癌

  谈起与假阿胶的遭遇,爱吃补品的王颖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年初,她吃阿胶吃得头痛,甚至还吐了,但是大大咧咧的她还是没多想。前两天,她再次吃阿胶吃得呕吐。她的朋友知道后,做了一个实验:把看似干净的阿胶,倒在水杯中,杯中立刻出现了很多沉淀物,王颖这下才明白自己吃到假阿胶了。她苦笑着告诉记者:“现在,面对超市里满架子的阿胶,我是一眼也不看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中心教授段长清说,王颖的例子不是个别现象。虽然假阿胶吃不死人,但这些劣质勾兑的原料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

  他说,工业皮革一般都经过化学原料的处理,直接用工业皮革熬胶,食用者等于把这些皮革所含的有毒物质吃下了肚子。这些皮革中都含偶氮苯类物质,在动物试验中已经被证实可致癌。虽然吃了含革的阿胶不会立刻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它会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产生长期毒害,这点也已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公认。

  假阿胶缘何屡禁不止

  背后有条利益链

  2002年4月14日晚,像往常一样,金圆康药业总经理郑涛浩在家中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但当晚播出的《马皮上有文章》却让他蒙了:有阿胶用马皮当驴皮造假!

  郑涛浩回忆说,这是当时最著名的假阿胶事件。此后,工商、质检部门每年都会查出假阿胶,但为何造假还是“前赴后继、连绵不绝”呢?他说,有三个原因导致假阿胶泛滥。

  追逐利润。郑涛浩说,阿胶最主要的成本来自驴皮,制假者为了降低成本,于是就拼命减少其含量。正宗阿胶仅驴皮原料成本每公斤就需要110多元,而用狗皮下脚料的成本价格每公斤才七八元钱。相差十几倍的原料成本空间所带来的“黑金”诱惑,导致阿胶经销商纷纷铤而走险。“一位熟悉的业内朋友告诉我说,普通的阿胶片,90%都是假的”。

  消费者对阿胶的认知度不高。现在不少人以吃阿胶为“养生时尚”,但却不会分辨阿胶的商标、口感,有些人即使有头痛等不舒服的感觉,也很难和阿胶联系起来,这些都给不法者留下了空子。根据省工商局的统计,这三年关于阿胶的消费投诉不多,但查获的贩假案却很多,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相关法规不健全,制假者有恃无恐。据了解,阿胶集团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打假,然而还是很难,那些厂“换个地方,接着干”。

  另外还有媒体报道,有经销商公开称“这东西又吃不死人,不就是阿胶嘛”。郑涛浩认为,我们的工艺、原料、标签标准并没跟上阿胶行业的发展,惩罚机制也不健全,这是导致假阿胶泛滥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从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徐加爱那里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对阿胶经销、流通的管理力度。

  而福胶集团总经理杨福安认为,作为食品以及保健品的阿胶,目前还没国家标准,食品里面含有多少阿胶,也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建立标准是真正斩断“阿胶造假利益链”的关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