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无保证,商超难辞其咎

2011/5/24 10:25:13 来源:半岛晨报

 生产日期标签是贴上的,外包装上找不到厂址和配料表……这种不符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散装锅巴,在西岗乐购超市堂而皇之地销售。

  在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现在曝光这么充分、引起普遍关注的前几年,在消费者心目中,大型商超曾经是质量保证的象征。 “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东西不是在小摊买的,是在超市买的”——人们甚至会用这样的话来回应针对品质和质量的怀疑。

  但如今,如果谁还用同样的话来回应质疑,恐怕只能证明自己的孤陋寡闻了。原因很简单,已有太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大型商超里了。

  上海的文明发达是中国城市的榜样,但不久前曝出的染色馒头事件,让人知道了在那个大都市的大型商超里,食品问题的恶劣状况。不久前本报曝光的不含一滴蜜的齐霖牌蜂蜜,也是公然在家乐福、沃尔玛等本地大型商超里销售。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责任固然在于监管的缺位,但作为销售终端的大型商超也不能完全脱责。

  本报的新闻热线接到的针对大型商超的投诉很多,主要问题涉及销售过期食品、变质食品、价签与实际收费不符等问题,这些问题更多地涉及了商超的责任意识和内部管理问题。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已形成对大型商超的消费依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商场是商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道“把关人”。如果商超把不住食品质量关,罔顾了消费者的信赖,将会对居民生活品质、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大型商超应充分承担起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严格依法行事,加强企业管理,保障所售食品的安全。在记者的采访调查当中,个别商超漠然面对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缺乏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和自律精神,这实在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态度。大型商超一般具有地域性的垄断优势,但如果将此作为店大欺客的砝码就错了,因为没有一个漠视消费者的企业,最终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并取得持久的发展。

  另外,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大型商超的监管,予以严管重罚,因为在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当中,商超占的比重太大了;也因为大型商超财大气粗,不重罚难以达到惩戒效果。有一句流行的工作术语叫“抓大放小”,就食品安全而言,当然不能“放小”,但就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而言,却不妨侧重“抓大”,搞好对大型商超的监管,通过对销售终端的掌控排除问题食品、提升食品安全。

  作为消费者来说,发现安全、质量等问题,积极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行动,永远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本质的推动力。

  □钱建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