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记者直击食品添加剂检测全过程:普通消费者能否送检?

2011/5/24 12:04:07 来源:山西晚报

    监管执法和标准检测,犹如食品安全的双足,在行进中缺一不可。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监管执法耳熟能详,对标准检测却感到陌生。哪些部门能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除了食品添加剂,一些打着“食品添加剂”的旗号,混入添加剂队伍里的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等物质,又如何检测?普通消费者能否送检?

    带着这些疑问,5月16日,记者走进质监、食药监、农产品质检等检测机构,为消费者揭开蒙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上的神秘面纱。

    食品添加剂检测——“苯甲酸钠”含量是否超标

    这几天,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专业实验室接到了一个厂家的委托,为一批碳酸饮料做检测分析。16日上午8时,记者进入实验室时,该所技术人员赵利军,正按照前处理步骤,从几箱饮料中随机抽出10瓶混在一起准备开始检测。

    几分钟后,被混装在玻璃容器里的饮料看上去已经十分均匀,由于是碳酸饮料,还需要经过除气、中和这两道程序。“接下来就要称样了。”赵利军说。

    此次要检测的物质,是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赵利军说,如果你经常购买饮料,不妨留意瓶体上印制的配料表,往往有“苯甲酸钠”的影子。这种添加剂其实是一种防腐剂,主要用在调味品、酱腌菜和各类饮料中,过量摄入,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

    随后,赵利军从混合好的饮料中提取了5ML的饮料原液进行沉淀,并放到一个瓶子里,之后是提取苯甲酸钠并过滤。这些所有的程序,其实就是“除去其他干扰因素,提出含有的苯甲酸钠并溶于去离子水”。

    整个前处理过程历时1个多小时,赵利军又开始了第二个步骤的实验——标物上机。也就是选取苯甲酸钠的标准物质通过液相色谱仪做出标准曲线、测定标准值。

    第三个步骤需要测出样品饮料的标准曲线。很快,计算机开始自动比较两条标准曲线的峰高度和峰面积,并计算出了被处理后的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等这些工作做完,近三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完成了这些,检测还没有结束,赵利军又开始了人工测算。在最后经过近四十分钟计算后,赵利军作出结论,“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合格!”接下来,他还要和其他技术人员为检测的这批饮料出具检验报告。

    此时,距记者进入实验室已经4个小时。

    非食用物质检测——鱼肉里是否含有孔雀石绿

    随后,记者又来到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这里除了对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外,还承担防范非食用物质混入食品的工作。

    该所餐饮食品检测室主任杨国伟称,以从餐馆里取活鱼进行检测为例,一些水产商家为了保证鱼肉的新鲜,会用一些非食用物质如孔雀石绿来防腐保鲜。因此,检测饭店里的鱼是否安全,主要是检测其肉里有没有含有孔雀石绿等化学药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