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植物激素成为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2011/5/27 9:14:06 来源:健康时报

  “爆炸西瓜”、“激素黄瓜”……最近这两天,水果“乱添加”备受关注,使得植物激素成为继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剂之后,又一个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个瓜果从小到大,会用上十几类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生根素、抑制剂等几大类几十种,其中有促发育成熟的赤霉素、使瓜果长得大的膨大剂、催红催熟作用的乙烯利等。像长得像小馒头似的草莓,个头特大还有方有棱的猕猴桃,其实都是打了膨大剂,粉红色或连把都红了的荔枝,味道不甜却通红的西瓜等等,多是施用了催熟剂。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猕猴桃、葡萄、草莓、西红柿、西瓜等瓜果在种植中使用膨大剂早已有之,不是什么新闻。

  人用的避孕药属于动物用激素,让黄瓜用避孕药,简直是火星人和地球人交流,不在一个语系。

  ——浙江大学食品系博士生导师应铁进教授说,让黄瓜用避孕药其实是误传。给黄瓜用人用避孕药,根本就起不到作用。

  我们公司没有这种检测能力,一套检测设备都要几百万。此外,国家也没有要求要检测这些。

  ——深圳一家大型蔬菜销售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农业检测部门每个月会来该公司抽检2~3次,但不会检测催熟剂、膨大剂之类的项目,只检常规的农药残留。

  与其说是对激素的担心,不如说是对不可控的风险的担心。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吕斌说,其实在医学上,用激素治疗也是一种方法。但是像膨大剂之类的各种植物或者动物激素,大家都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处于一种根本无法掌控风险的担忧中,所以才会对食品安全特别敏感。

  植物激素产生的初衷是为了造福人类,引领农业生产。许多科学发明的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使用的人。

  ——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范敏说,用了植物激素的蔬果,往往卖相比较好看,在市场上较受欢迎,这也使得不想使用的农户,也转而选择使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