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别急着给塑化剂开脱

2011/6/3 14:16:08 来源:凤凰网

新闻提示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暂停进口”名单上,涉及9家公司,近20种产品。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榜上有名。(据新华社)

   台湾“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一方面,受到牵连的产品增加,已经从饮料扩至食品、保健品、药品,另一方面,台湾有关部门也在加大打击力度,除了规定塑化剂“终止日”以外,还提高了罚款额度,将罚款上限由30万新台币提高到了600万。

   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禁止进口问题食品,超市商场也忙着下架,满眼都是塑化剂的新闻。但此时,恐怕很多内地厂家,都在担心“殃及池鱼”——这个可能是存在的,而且正逐渐清晰。

   先是东莞查出台商投资的生产塑化剂的公司,发现该公司生产用于添加到食品中塑化剂,产品多销往广州、江门、东莞等地,接着,又曝广州方便面、方便米粉中含有塑化剂成分,来自包装的污染。

   塑化剂是人人喊打的东西,因为它和三聚氰胺、苏丹红一样,压根与食品不搭边,从来没有一个权威部门说过,它可以往食品里添加。相反,倒是在这次塑化剂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将它列入了添加剂黑名单,明文严禁使用。

    但和以前一样,发生危机后,立刻也有专家发表意见,据《新快报》报道,有专家表示塑化剂对人体损害有限,摄入后24到48小时大部分可以排出,微量的塑化剂摄入,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有可能造成伤害。言外之意,不必紧张,不必草木皆兵。

    不知道专家的言论是否有理论上的出处、实验或者数据的支持。可能这样的言论只是为了安抚一下人们波动的情绪,想消除一些恐慌。但它的口气实在是太熟悉了,每当有食品添加剂出问题时,似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专家言论。

   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也许有。喝酒吸烟对身体有损害,也不是立竿见影,也得有长期的积累,才可能变成要命的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放心地去喝酒抽烟。

    所以,这个时候专家出面,忙着为塑化剂开脱,显然是不合适的。它的危害已经公认,添加行为搁到哪儿都是违法的。在这个紧张时刻,听到这个说法,松了一口气的,怕是和塑化剂有染的那些企业。事实是,很多黑心厂商,昧着良心往食品中下料,都是因为一时半会儿吃不坏人。几十年后,又有谁能为消费者忍受的疾苦负责呢?

    所以,能不能排出、多少年起作用,都不可改变塑化剂和其他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台湾产品出事了,所有人更应该警醒。就应该像现在做的那样,一边堵问题产品进口,一边查自家有没有疏漏。食品安全不可凑合事儿,遇到问题拼命较真,才算真正给大伙吃定心丸。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