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青岛查获1批次面粉使用增白剂 已被强制退市

2011/6/6 6:38:10 来源:半岛都市报

    5月1日以来,岛城粮食质监机构对市场上粮油产品添加剂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测,普查结果日前出炉。6月5日,记者从市粮食局了解到,在此次普查中,大米、杂粮和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但有1批次小麦面粉被检出含有增白剂,目前已被强制退市。

  据了解,从5月1日开始,市粮食局对青岛市粮油综合批发交易市场面粉增白剂以及大米、杂粮和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在抽检的60批次小麦面粉中,生产批号为5月1日之前的12批次增白剂指标全部合格,5月1日之后的48批次,有1批次被检出含有增白剂,检测合格率为97.9%。“目前,这1批次不合格产品已被强制退市。”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今年5月1日起,国家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面粉开始全面“禁白”。但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目前市场上仍然有添加了增白剂的面粉在销售,这是不是违规呢?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规定,5月1日之前生产的添加增白剂面粉仍然可以在保质期内上市流通。岛城市场上销售的面粉保质期大多为3~6个月,这也就意味着最后一批含有增白剂的面粉预计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退出市场。

  青岛是食用油生产和消费大市,1990年,青岛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仅为6.56公斤,到1999年攀升至9.39公斤,目前已经达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分析数据: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18公斤。根据国家部署,6月份,岛城将集中开展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摸清全市食用油储备的“家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