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饭店卫生:“零容忍”与“能容忍”之辩

2011/6/16 9:01:27 来源:半岛晨报

  记者到一家知名连锁火锅店暗访三天,发现了诸如作调料的鲜辣椒从来不洗,员工将没洗的生菜直接铺在盘底,消毒柜成摆设,液体垃圾桶挨着洗好的碗碟等诸多不卫生、不符合规定的地方。(报道详见A09~A10版)

  针对记者暗访了解到的这家火锅店存在的问题,在编辑部里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那些问题不算什么大毛病,卫生状况能达到那样已经算不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入口的东西无小事,那些问题不能算是小毛病,不可原谅。

  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说到底,双方观点的差异来源于各自所持的标准不一。若以目前饭店业整体的卫生状况来看,这家火锅店肯定不是最差的,毕竟没发现诸如非法添加剂、地沟油、剩余饭菜重复利用之类严重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持第二种观点者是从理想的状态出发,从原则和规范出发,后者的标准显然要比前者高得多。

  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时下的中国饭店?举一个例子。在国外常能见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所不同的是,同样的东西,用于出口的“中国制造”要比内销的“中国制造”的质量好得多。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因为标准不一样,要求不一样。

  食品安全问题也如此。由于不断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加强了对饭店的食品卫生和安全的管理,媒体和消费者也给予了格外关注,很多饭店的管理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记者这次暗访的这一品牌的某一加盟店,此前曾因往羊肉里加鸭肉造假受到过处罚,但此次并未发现这类性质恶劣的问题。

  只有不断地完善规范和管理,不断地提高要求,才能不断地提升食品安全问题的质量。哪一天监管部门近乎苛刻地按条文执法,哪一天消费者近乎“刁民”地不依不饶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哪一天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持零容忍的态度,哪一天才有可能无论你随便走进哪一家店,随便叫点什么都可以放心地吃,像在家里一样。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眼不见为净”——在食品卫生方面,国人发明了很多自欺姑息之论,且很有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的言论和心理也早该从食品卫生的词典里舍弃了。

  □评论员 钱建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