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解读食品消费误区:天价食品泛滥 价值究竟几何?(2)

2011/6/16 11:02:04 来源:新华网

  天价食品销路不愁

  近年来,“瘦肉精”“塑化剂”等化学制剂被非法添加到食品中,造成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一般食品产生了信任危机。与此同时,天价食品主打“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剂”等“生态”“安全”牌,迎合了一些消费者的心理。虽然价格较高,但销路不愁。

  “我种的菜主要走高端路线,蔬菜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虽然价格是普通蔬菜的5倍至10倍,但仍然供不应求,消费者购买要提前7天至10天预约才行。”李新村说。

  在蔬菜大棚中,李新村随手摘下一个西红柿,掰开后对记者说:“你看,我种的西红柿果汁饱满,里面一点空洞都没有,完全是自然长成的,这与用植物激素催熟、里面空洞无汁的西红柿有天壤之别。所以,我种的西红柿口感非常好,吃过一次就忘不了,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同样,天价猪肉也主打“生态”“安全”牌,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郭义辉说,在养殖过程中,莱芜黑猪吃的都是天然饲料,遇到生病时吃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草药,每头猪还有1亩左右的活动场地。因此,莱芜黑猪肉口感较好、营养丰富,价格也相对较高。

  郭义辉告诉记者,公司每年仅出栏6000余头莱芜黑猪,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甚至经常发生断货的情况,不少消费者要打电话提前预约。

  青岛一家超市负责食品销售工作的郭德民向记者反映,虽然价格较高,但近年来天价食品的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比如,今年一季度,这款每盒268元的有机杂粮销量同比上涨20%左右,其他此类食品的销量也有5%至30%不等的涨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