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食品消费别看“长相”

2011/6/23 9:02:12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最乌黑的木耳、最银亮的带鱼、盲目追求“有机”“绿色”食品……卖相好、口味好、价格高就等于安全健康吗?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大个头”“重口味”的追求,导致方便面广告都将实际大小几乎可以忽略的牛肉粒宣称为“大块牛肉”;另一方面,“黑米一下水,水就黑了”“杨梅泡在水中,水居然变蓝了,还出现油膜”……因为盲目追求“长得好看”而酿成的“悲剧”不胜枚举。

    广告上名字洋气的新口味食品,刺激了年轻消费者的感官,形成诱导性消费,消费误区渐渐形成之后,不法商家把心思花在“打扮”食材、“炮制”口味上,随着不断给食品的口味和卖相“加码”,市场上原生态的食品变得越来越少,消费者也在“色香味俱全”中吃得不亦乐乎,却不知这些“加料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在这样一条恶性循环的消费链条中,我们不难看到,消费者对“卖相”和“口味”的盲目追求,可以被称为是添加剂泛滥背后的“隐形推手”。而一些不良商家正是抓住消费者急于“吃得安全、健康”的心态,纷纷打起“有机”“绿色”牌,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事实上,仔细回想就能明白,就像农家自留地的青菜往往有虫咬、放养的鸡往往比市面上的瘦一样,许多新鲜的食材本身并没有鲜亮的色泽或者完美的外形;“绿色”也不意味着一点不施农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真正过上健康的生活,消费者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回归清淡的膳食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消费观念,让不法商家无机可乘;积极维权,加入“啄木鸟”的行列,“啄”出食品安全大树上的“害虫”。

    政府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时,则应多渠道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让百姓多了解一些食品消费科学知识,才能真正实现明白消费。 (胡晓/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