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瓶盖门后又遭遇“赠饮门”百事遭遇公关危机

2011/6/23 16:30:07 来源:糖酒快讯

    “贿赂门”、“走私门”、“质量门”、“瓶盖门”…近年来百事可乐危机事件接踵而至。这不,百事 “瓶盖门”后又增“赠饮门”有奖促销活动可信度遭遇质疑,对于百事可乐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在去年百事可乐一度遭遇信任危机。孰料不到一年时间内,“瓶盖门”风波尚未完全过去又遭遇“赠饮门”。

    瓶盖门后又遭遇“赠饮门”

     对此,《新世纪营销策略》作者、营销界学者林建认为,有奖促销是把“双刃剑”,类似“再来一瓶”、“开盖赠饮”等促销方案,在短时期内会大大拉升产品的销量,但随着众多未中奖者的失望及质疑情绪的凸显,会给品牌的美誉度带来损害。他认为,若消除有奖促销“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有奖促销活动的设计还需更加完善。例如奖品的投放需要有第三方全程监督,中奖者的名单及相关个人信息需要公布(在活动规则上注明,消费者若领奖需要接受公布名单的条件),向社会滚动发布活动的进展细节等等。

     2007年,百事公司登上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环保违规跨国企业黑名单;2008年,天府可乐指出:百事中国在与中国天府的合作中,用各种方式贿赂相关人员,为行业协会支付购买百事天府合资公司股份的股本金,以此拉拢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对其不法行为的默许,牟取不法利益;2009年7月,某消费者发现百事可乐内惊现“蚯蚓”类异物,公司迟迟不做出处理;近日又曝出“赠饮门”:有消费者发现,百事可乐目前正在举行的“渴望揭盖赢”有奖促销活动中,“赠饮”奖品有“空头支票”之嫌。还有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可乐,却发现罐内液体皆非正常的咖啡色,有苏打水的味道但也不同于七喜。目前百事的回应是,向消费者赠送13箱饮料,但未承认有质量问题,只说原因还正在调查中。

    百事遭遇公关危机

    盘点百事可乐陷入的一长串公关危机,消费者不难发现:作为号称遵守中国法规的著名跨国公司,百事非但不致力于规范商业环境,反而在商业道德和利润之间选择了后者,其企业良心和社会责任早已丧失殆尽。作为一个500强跨国企业,百事一直在公众面前营造一个在中国“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然而,当一层漂亮的广告纸被戳破后,百事的另一面就昭然若揭。如果长期以往忽悠消费者,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必将失去市场,中国的三鹿就是很好的例证。

    一个企业家身上应流着道德的血液,不能只是利润的血液。例如导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原因众多,但是归根到底是企业道德良知缺乏。那么,导致百事可乐陷入连串公关危机的原因也许众多,归根到底仍然是企业道德良知的丧失。百事可乐的所作所为明显处于道德的洼地、良知的低谷、法律的盲区。综上所述,百事可乐,实在难让人乐起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