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为何是永恒话题

2011/6/29 10:51:17 来源:解放日报

    ● 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先进,它都永远面临食品安全问题。以重罚为核心的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措施,及越来越经常的食品安全教育和相关的道德伦理教育,是当前加强食品安全的基本方法。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但与正常的流动相伴的是“不正常”的流动,即病毒、病菌、害虫的流动。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这个问题会日益加剧,监管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

    以前我曾经想过,食品安全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但现在看来,这是不对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这个国家如何先进、如何现代化或后现代化,它都永远面临食品安全问题。

    西欧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 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德裔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在 《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的书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 再如,美国作家辛克莱在其1906年出版的 《丛林》一书中曾作如是描写: “仲夏的毒辣太阳照在这块可憎之地,上万头牛发着恶臭,蒸腾出传染病菌,工厂里血流成河,整车的鲜肉和刷墙的大桶、煮肥皂的大锅和装肥料的大罐放在一起,那恶臭就像是地狱。”

    以上两件事发生后100多年甚至将近200年过去了,但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仅仅最近十多年间,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就不断发生。如1999年的二恶英事件,同年,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数百名儿童喝受污染的可口可乐事件。 2000年初,法国卫生部门在本国生产的食品中发现李斯特杆菌,该事件涉及法国19个省,至少有9人因此死亡。 2001年9月,英国和爱尔兰等国相继爆发口蹄疫。 2006年,一家世界著名巧克力食品企业的清洁设备污水污染了巧克力,致使42人中毒。当前德国的毒黄瓜、毒豆芽事件似乎 “方兴未艾”,已有20多人因此死亡,但连病毒的源头都尚未查清。这些事件都说明,食品安全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刻也马虎不得。

    广义上讲,前工业社会也有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水浒传》中就多次写到蒙汗药的问题,明清以来的戏剧 (比如 《杨乃武与小白菜》)不时会写到砒霜杀人,还有古代军队缺粮时误食有毒野菜或有毒山水等。不过,严格意义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是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以来的产物。它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商家的贪婪,为了赢利故意出售有毒的或腐烂的食品;另一个是商家不知道食品已经含毒,造成大量人群误食。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看,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前一个原因特别突出,后一个原因晚近才变得重要起来。不过,这两个原因永远在起作用,因为市场经济下资本追逐的是利润,所以只要相应的监管未跟上,总会有商家制造和出售明知有问题的食品。

    但监管其实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因为监管条例是以已经出现的问题为基础来制订的,而由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无限性造成了许多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不良商家则利用这些成果的无限性,使得所有的监管措施都只能是相对的。即使像德国这样一个已经完全现代化的或早已进入后现代的国家,照理对食品安全问题应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这次 “毒黄瓜”或 “毒豆芽”事件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国内也有人批评它监管制度的落后,说它 “医疗卫生事务由各州分而治之,各个机构之间信息交流效率低,缺乏一个中央机构收集和发布权威信息,这样的体系造成疫情应急反应不力。” 当然,强调监管的困难,目的是要更加重视、研究监管问题及追踪其效果,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食品害人事件。

    以重罚为核心的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措施,及越来越经常的食品安全教育和相关的道德伦理教育,是当前加强食品安全的基本方法。现代化和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仅从这一点看,中国当代所有吃得起荔枝的北方人都已过上了帝王或妃子的

    生活,甚至远远超过了他们,因为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吃到岭南的荔枝,还可吃到来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水果。但人类也为这种便利和享受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病菌和病毒也随着产品或原材料的传播而迅速传播。也就是说,与正常的流动相伴的是 “不正常”的流动,即病毒、病菌、害虫的流动。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似乎都存在这个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这个问题会日益加剧,监管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但除了越来越严厉的监管措施,人类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我觉得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那样来考虑问题。

    舒马赫在1973年曾写了一本 《小的是美好的》书,其基本内容是:西方人引以为傲的生产特点,不外乎个人追求利润及科技进步,人由此而日益专业化了;但同时也造成环境的污染、非人性的工作环境、资源的极大消耗。他认为这不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点,如果以人为中心来组织生产,那么我们应该发展更多的中间技术,小巧的工作单元,建立更多善于使用当地人力与资源的地区性工作场所。如果把他这里的观点与食品安全问题联系起来看,我觉得从以人为中心的食品生产观念出发,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各种食品中使用那么多的添加剂或采用过度加工的手段?我们常常听到“百分之零点几是安全的”之类的专家意见,但我们每天吃的不是一种食品,而是很多种,有时把各种“百分之零点几”加起来可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二,一些非常普通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运来运去?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市场经济。但人类是否要把所有一切都交给市场经济?我们现在知道,教育或某些文化活动是不能交给市场经济支配的,实际上发达国家严厉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或几乎难以接受的食品检验标准本身就是一种限制贸易的手段,我们有必要多多学习这些做法。如果按照上述舒马赫的看法,某些产品,特别是食品的地方生产和地方消费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更多的位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