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警惕国人“一日三餐”被外资把控

2011/7/11 11:04: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公民发言

   目前国人“一日三餐”的食品不断被外资把控,从上游种子种植、小麦收购、面粉加工,到中游食品制造,再到终端流通,都出现外资势力扩大的趋势。随着外资加速渗透,中国食品领域是否会被外资完全掌控?(7月10日《南方日报》)

    近几年来,国内人士对此的担忧没有停止过,笔者也曾多次撰文警示过。在我国粮食出口受到严格限制后,凭着外资的强势能量可能直插中国内地腹地,通过持股、并购等控制中国的粮食种植、收购、农产品深加工,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的食品行业。良种业是粮食生产的命门,然而却大多被外资控制。邦吉、嘉吉等四大国际粮商收购了中国70%以上的加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我们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近日,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团雀巢公司正洽谈收购中国最大的糖果生产企业徐福记国际集团,这将是今年以来雀巢在中国发起的第三次并购行为。正如报道中所言:去年以来,外资在国内发起的食品领域内的并购、收购案比以往更多,而且收购频率更加密集、收购范围也更广更深。

    然而,一边是外资“暗度陈仓”,另一边却是中资企业要么恶性竞争,利润越来越薄,生存越来越困难;要么受房地产暴利、各种投机市场诱惑,纷纷弃实业而投身其中,结果让精明的外资看到漏洞、钻了空子。这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出所料,外资控制国人“一日三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取得垄断地位后,为了获得垄断暴利,必然控制消费品定价权。这就相当危险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国人“一日三餐”决不能被外资把控。当务之急是理顺产业结构,遏制房地产、资本市场等各种投机行业的暴利,使得中资企业安心做实业。必须加强对外资垄断倾向的监管,保护本国企业不被恶意收购。要以《反垄断法》为利器,坚决打击事关国人生计的行业垄断行为。同时,必须给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税收、收费等方面创造一个宽松环境,真正鼓励民营企业做强做大,与外资企业平起平坐竞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