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白领“下流” 普通百姓“流”向何处?

2011/7/12 9:0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4%,涨幅再创新高。这致使部分中低层白领生活质量下降,物价敏感人群呈现扩大化趋势。(据7月11日《经济参考报》)

    从2010年3月的2.4%,一路跃升到2011年6月的6.4%。1年零3个月的时间,CPI数据几乎翻了两番,是国际通货膨胀警戒线3.1%的两倍还多。

    现实是残酷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最基层民众和收入低端人群这些对价格最敏感的群体,无疑成为CPI高位运行的最终受害者。然而如今现实表明:中低层的白领也出现了生活质量下降,颇受物价高涨的重压。这使得“基层民众困苦化,中产阶层‘下流’化”不幸成为现实,理想的橄榄球型社会结构再次受到严重挑战。

    其实,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CPI高涨,没有人是受益者。只是因为收入水平的不同,大家各自对价格的敏感性有所差别。相比于高收入人群,社会基层民众的生活中,食品支出多一点,基本生活保障支出多一些。而物价上涨又多集中于食品和基本生活保障品。于是基层民众遇涨即紧张,遇高物价即不得不压缩生活支出,以牺牲幸福感和透支安全感为代价来应对。

    部分白领阶层做为刚刚跻身中产的群体,被高物价拉下“马”,成为社会基层民众一样的物价敏感者,完全在意料之中。

    然而,有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是,白领等“准中产”阶层前后交困,开始被高物价压得“下流”,开始被高CPI打成了低产。那么,为数众多的本就是低产的基层人民群众,将会随着高高在上的CPI流向何方?

    CPI高位难下,侵蚀着白领的幸福感,抑制着社会成员趋于中产化的理想社会结构的建立速度。6.4%,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新高,是白领的痛,更是社会的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