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CPI高涨的远近之忧

2011/7/12 9:33:21 来源:解放网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理念也需要做一些调整,要从原来的需求管理政策转向供给管理政策,即更加注重提高工资管理水平、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这可能是应对未来通货膨胀问题的关键

    权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我国 CPI同比上涨6.4%,较5月增加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同比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这样,上半年CPI累计同比上涨5.4%。

    首先,CPI上涨必须引起高度关注。6月份的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较快,大约占到CPI同比涨幅的近七成,特别是猪肉等涨幅过快,这样的涨幅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由于食品类支出在全部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恩格尔系数偏高,因此,CPI上涨的直接影响就更大。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房价高企不下、生活费用不断上升等现实背景下,中低收入群体甚至包括一些中低收入的白领阶层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回首中国过去的30年,通货膨胀曾经也有过两位数的记录。而最近几年尽管还没有超过两位数,但是相比较过去而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等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反应会变得更加敏感。

    当然也应该看到,本次CPI本身具有短期意义。 6月份创造近三年来新高的CPI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猪肉价格。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2007年以来的持续价格走低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养猪积极性,造成生猪数量大幅减少;加上部分饲料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综合作用下引发猪肉价格大涨,进而拉动了食品类和整个CPI的上升。从这一点说,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短期的影响和因素,可以通过居民需求的改变和市场的供给得以改变。但是从长期发展,尤其是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和转型背景来看,未来的物价上升可能会更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和意义。

    换句话说,从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因素来看,长期供给方面会由于各种成本上升的影响,从而引起更多的并且更具有长期意义的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人口红利消失、最低工资上升等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城市商务成本增加以及汇率变动、税收政策变化、环保要求等种种因素影响,经济运行的成本上升将不可避免,中国经济即将告别物美价廉的时代,进入一个“昂贵”的发展阶段。

    由此而言,未来中国会发生更多成本推进意义上的通货膨胀,CPI不断上升甚至高物价等现象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常态。这一点相较过去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发生过的需求拉动型通胀有所不同,更多地表现为供给层面的成本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问题。

    因此,从政策层面上来说,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理念也需要做一些调整,要从原来的需求管理政策转向供给管理政策,即更加注重提高工资管理水平、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这可能是应对未来通货膨胀问题的关键。从近期来看,不妨考虑采取物价补贴、甚至进行工资补贴等措施,来适当缓冲短期内CPI上涨对于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直接影响。这也将是一种有效的民生政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