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食用油基本不含转基因成分 标注为告知消费者

2011/7/20 10:52:07 来源:潇湘晨报
  本报综合报道 近日,转基因食用油受到市民的热切关注,很多消费者误以为使用转基因原料(如大豆、玉米等)制成的食用油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但相关专家指出,实际上食用油中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
  
  “转基因主要是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近期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参加行业学术讨论会时指出。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市场上销售的包装油要注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字样呢?
  
  复旦大学教授、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学会主席卢宝荣教授表示,“在我国,如果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清楚。我国很多食用油产品都在油壶上标注使用转基因大豆,执法部门也经常到超市卖场进行检查。转基因产品标志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而是让人们明白消费,就像标注某样食品中含有维生素D一样。国家既然允许有标志,就证明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吴孔明认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制度已经在国际上达到了最严格的程度,也是科学的。所以颁发的安全证书是相当可靠的。”吴孔明说。
  
  “现在外界有一些误解,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外国人不吃而中国人去吃。事实上,美国是使用转基因食品最广泛的国家,只不过他们不要求在食品上标识为‘转基因’的缘故,才引起误解。”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
  
  [相关链接]
  
  “诽谤门”初审宣判被告获刑一年
  
  红网长沙7月20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记者 吕琳瑗 实习生 吴卓航)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食用油“诽谤门”近日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14日宣判,被告人郭成林犯损害商品声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10年9月,北京赞伯项目策略总监郭成林撰写了题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的文章,发表于天涯等网站论坛及其个人博客,点击率超过80万人次。文章中指出金龙鱼存在转基因产品,影响生育能力、残留有致癌物质等“缺点”。
  
  郭成林的辩护律师康晓岳表示,郭成林可能会提起上诉,但目前未作出最后决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