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首例新品种瘦肉精案嫌犯被捕

2011/7/25 13:50:12 来源:和讯网

  据新华社电 记者24日从湖南省岳阳市公安机关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已查清全国首例瘦肉精新品种来源。目前,这一案件犯罪嫌疑人全部得到控制,涉案8人中,7人被逮捕,1人被刑事拘留。

  数名涉案人员被捕

  今年3月以来,湖南岳阳市云溪区畜牧水产局对全区的饲料经销店、经销商进行拉网式排查时,对在当地销售的福建龙海市海新饲料预混公司生产的大猪预混料及附带添加小包营养素、广东集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猪复合预混料进行抽检。后经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表明,两个厂家的大猪预混料内均含有苯乙醇胺A。

  当地警方在进一步侦查中发现,上述含有瘦肉精新品种的饲料均来自福建龙海市海新饲料预混公司。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岳阳警方将公司总经理蔡某某、销售员蔡某明、财务总监黄某、研究所出纳甘某、岳阳业务员李某5人实施逮捕。

  接着,岳阳警方顺藤摸瓜,又在浙江的饲料经销商顾某、朱某处查获尚未销售完的含有苯乙醇胺A的核心料1300公斤,并对他们实行逮捕。还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2.5吨问题饲料流入市场

  瘦肉精新品种销售案引起当地群众担忧。对此,云溪区畜牧水产部门对流入当地的瘦肉精饲料进行调查。经过核实,约2.5吨问题饲料已被销售出去,购买对象基本是当地生猪养殖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们对当地猪尿样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瘦肉精成分。

  “瘦肉精饲料案暴露食品安全监管漏洞。”指挥侦破此案的云溪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长高少林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警方掌握了问题饲料的源头及部分销售点,但这些饲料如何能跨越几省,一路绿灯进入市场,尚不得而知,有关部门监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