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曲靖瞒报污染事故,无异于“投毒”

2011/8/15 8:57:08 来源:合肥在线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8月13日晚向媒体通报“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剧毒工业废料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前期处置经过及下步工作措施。通报称,此次因铬渣非法倾倒导致的污染,共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因距当地群众饮用自来水水源地很远,未对群众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对南盘江的水质情况,据环保部门今年的监测,至今未发现六价铬超标。(见今日本报A11版报道)

    当地环保局接报有山羊因饮水中毒死亡,并发现多处铬渣废料倾倒点,是在6月12日。网爆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非法丢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盘江中污染珠江源,是在8月12日。时间间隔整整两个月,而倘若没有网上爆料和媒体报道“倒逼”公开,这起剧毒污染事件想必永远不为人知。

    即便纸没包住火,云南环保厅第一时间对《羊城晚报》记者的回应,也只是“偷倒了1000吨铬渣,一个死水塘100立方米的水受污染”;13日晚通报新华社才终于改口,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共计5222.38吨,受污染的水体则是“4万立方米的叉冲水库里的水和拦蓄下来的近3000立方米水”,而且对受污染水体进行还原、解毒处理之后确实排放进了南盘江——这一切,和网上的爆料几乎完全一致。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当地官方至今仍否认有人员伤亡,否认污染了珠江源,鉴于其“前科”,这种自说自话公众难免会“反正我不信”。

    发现非法倾倒剧毒污染物之后,地方环保部门虽然第一时间确实进行了积极处理,但最后在对被污染水体进行解毒处理后直接排入珠江源,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因为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尽管毒性降低100倍,终究可能还是有毒的,对下游用水安全仍留隐患。更何况,不能你当地环保部门说水质安全,然后想怎么排就怎么排,为逃避承担责任,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当地环保部门故意将情况往好了说。

    将污水排入珠江源留下安全隐患已经很可恶,然而更为可恶的是,当地政府居然对污染事件进行了全面新闻封锁,既不通知下游政府参与水质鉴定,也不向社会公众通报相关讯息,到公众知道的时候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在知情权被剥夺的情况下,很多有问题的水可能早已喝进了肚子,潜在的健康危害已经真实产生,根本无法回避。这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无异于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行为。

    尽管1987年出台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中,并未对污染事故向社会公开作出要求,但是2008年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却明确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该主动向社会公开。曲靖政府对剧毒污染事故,只悄悄处理却对外秘而不宣,显然违反了这一要求。 舒圣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