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稳定物价要与价格改革同步

2011/8/15 9:2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猪肉价格刚刚出现回落,鸡蛋价格又涨至近年来新高。

    从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7月份数据来看,食品价格此次上涨幅度为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

    像猪肉、鸡蛋之类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在影响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当前一段时期,物价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央行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家发改委表示要重点采取“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等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对此,有分析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理顺价格体系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农产品的价格,还包括资源价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一边是资源类价格在上涨或存在涨价的预期,如电价、油价等,另一边却是国家发改委约谈食品、日化等生产企业以抑制居民生活支出的加大。这看似都有各自合理的逻辑,但是,实际上还是体现了稳定物价情况下的一种计划价格思维,而这种思维是否能真正地、长久地起到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显然是需要时间检验的。

    其实,更确切的说,这是对商品价格所进行的一种干预,但这种干预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行政手段的目的,是疏导价格回归市场,同时平衡引发的民生问题,调节经济质量和方向。而该是市场的,定价权就应该还给市场。

    因此,关键还是要明确改革思路,打破权益体制,让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由市场来决定。

    那么,这又该如何做?

    以农产品为例,应该说,农产品价格体系的稳定非常重要。去年,为何会有“蒜你狠”、“豆你玩”等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合理、市场供给和需求双方权利不平等,市场机制不健全。因此,这就需要在对囤积炒作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也要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压缩中间商定价权,扩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定价权,增强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能力,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

    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种地的效益;要加大农产品生产投入和科技及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减少灾害性气候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这只是针对农产品而言,对于一些垄断行业,如能源、电力等,必须打破上游行业的盈利寡头垄断模式,通过包括财政政策等在内的方式向下游倾斜。

    当然,理顺价格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完成的事,而是一个稳步推进、有保有压的全方位理顺。(赤择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