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农牧区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2011/8/17 13:34:58 来源:青海日报

  由于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民消费观念受传统影响较深及对食品安全防范知识了解不多等原因,食品安全仍在我省农牧区存在监管盲区。

  工商部门在农牧区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发现有制售“三无”甚至销售过期食品的现象,不少农牧民买食品关注更多的是价格和分量,很少考虑是否会危害健康,而知识的匮乏,也让他们即使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无法鉴别。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如何真正地深入农牧区,如何真正地顾及到占人口大多数农牧区的每个角落,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思考。

  现象一:农牧区消费者“偏爱”便宜食品

  在我省甚至全国,农村个体种植养殖的生产方式、食品生产加工及经营环节,流通、储藏、运输等过程及食品消费环节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假冒伪劣商品得以长期存在。其中原因之一,是农牧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有的农牧区群众收入有限,钱来之不易,“出手”就要再三考虑,同样的商品,只要能好吃好用不危及身体,不管是哪里生产哪个牌子,便宜就行,因此,求便宜心态仍然是他们在选择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加上农牧区的信息传播途径少,使农牧民对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知识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具备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也认识不到假冒伪劣食品会给自己身心带来危害。这是广大农牧民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最大的障碍,所以购买的食品往往只图便宜,不管质量,导致质量差、价格低的食品在农牧区有销路、有市场。

  现象二:不安全食品“流向”农牧区

  一直以来,农牧区的食品安全是监管的薄弱点,如今城市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加大,不法商贩为寻求“出路”,把农牧区当成倾销伪劣食品的乐土,一些不合格食品“上山下乡”流入农牧区。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普遍流向农牧区市场。《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后,我省各地工商部门不断加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近期德令哈市尕海镇等各乡镇一举查获了几起外来无证照从事物流配送“三无”小食品的违法案件,查获涉嫌不合格的各类食品7件(箱),标价7600余元。从这些案件中不难看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还很突出,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经营者进货时也缺乏甄别优劣的能力,常常使假劣食品混迹其中;同时由于农牧区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存储条件差,变质过期往往成了农牧区食品的常态,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和鉴别假冒伪劣能力的农牧区消费环境,为“三无”产品、不合格产品提供了温床,农牧民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受害者,也为农牧区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现象三:维权意识淡薄,监管难度大

  我省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突出特点为农牧区食品市场监管带来诸多不便,加上农牧区信息比较闭塞,法律意识淡薄,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缺少必要了解,于是在进货过程中感觉哪个供货商商品便宜,就进哪一个供货商的商品,不会过多的了解是否属于合法经营,也不检查相关证照,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一方面,经营者进货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农牧民食品消费维权意识淡薄。消费者在食用伪劣食品发生事故后,意识不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怎么去投诉,怎样去处理,所以多是自认倒霉,不了了之,有的还碍于同乡的情面,不愿主张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牧区居民的投诉率极低,这说明农牧民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事实上,农牧区食品市场的日常监管主要是靠基层工商所来实施,镇政府所在地、交通比较方便的村组的食品经营户进行监管基本到位,但对地理位置偏远、复杂,交通不便,经营主体分散的地区却很难纳入监管范围,感觉鞭长莫及。很难保证对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面面俱到,一年只能安排有限的时间进行几次检查。譬如,对海西州怀头他拉镇周边的食品监督检查,一次检查下来来回要走100多公里,造成检查的时间、次数不够,给低价劣质食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类似的情况在我省尤为突出。同时,在实际检查工作中,很多市场监管人员与广大普通消费者一样,大多凭借外观来检查评判产品的标注、保质期等是否符合规定,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检测工具检测不合格食品,不能及时有效地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

  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更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而营造良好的食品经营和消费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 张均 陈生珍 鹿利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