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江苏南京进口葡萄酒乱象调查

2011/8/30 15:03:21 来源:南京日报

    近年来,红酒尤其是进口红酒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国。在江苏南京,最近5年,红酒进口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迅速增长。仅今年上半年,南京口岸进口红酒就高达近2000吨。

  销售量逐渐增长,消费群逐渐扩大,进口红酒概念多、售价乱等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今起,推出进口红酒市场乱象调查系列报道,帮助消费者剖析进口红酒的“文字游戏”及高价真相。

  前几天,石鼓路上一家饭店的老板仲先生从葡萄牙进口了两大集装箱红酒。“从葡萄牙直接进口红酒,主要是因为现在消费红酒的客人越来越多。”他说,“近两年,真是没有红酒不成席。”为了节省成本,更为了能买到正宗进口红酒,他于是委托朋友从国外直接进口红酒。

  红酒消费飞速增长,从这家饭店可窥一斑。

  南京半年进口红酒近2000吨

  记者昨从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从南京口岸直接入境的进口红酒有94批,总量约1939吨,来源主要为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智利、美国等。

  “近几年来,从南京口岸进境的进口红酒,基本都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食品检验科科长徐瑞平说。

  南京地产进口食品商店——常青藤进口食品店统计也显示,今年以来,南京27家常青藤门店每月进口红酒的销量都有两三百箱(每箱12瓶)。“和六七年前相比,这一销量起码翻了三四番。”常青藤公司业务部酒水负责人凌妍说。

  红酒概念乱绕晕消费者

  红酒销量迅速增长,但红酒市场却是乱象频出。昨天,记者探访多家超市、专卖店发现,进口红酒不仅品种多,概念也非常乱,很多消费者无所适从。

  在鼓楼区一家酒水连锁店内,进口红酒品种就有上百种,其中部分红酒只标注了原产国,但也有的品种除了标注原产国外,还在标签上特别注明“原装进口”。还有的标签上则标注“原瓶进口”、“原酒进口”。

  一名消费者颇为疑惑地问营业员:“究竟哪种才是正宗原装进口酒?”而营业员支吾着说不清楚。

  对此,徐瑞平介绍,从南京口岸进境的红酒,既有包装完整的原瓶进口红酒,也有部分是散装红酒。其中,原瓶进口的相对较多,散装红酒相对较少,大约占10%。“散装红酒入境时,盛放在集装箱内的一个大皮囊里。进了南京口岸后,进口商用设备将红酒抽进储存罐运走,然后再进行分装。”

  根据规定,进口红酒在国内灌装的,必须标注灌装或分装地点。例如,从西班牙进口在南京分装的,规范的标注内容应该是“原产国:西班牙;灌装地:中国南京”。

  “在各种概念里,我认为‘原瓶进口’应该是正规标法。”他说,原瓶进口是指从红酒到瓶子的包装,都是从国外进口,且在国外就灌装完毕,进入国内可以直接销售。而原装进口、原酒进口,就比较难说了。

  进口红酒假冒现象不少

  和大玩“原装进口”概念的散装红酒相比,假冒进口红酒更让消费者痛恨。而实际上,市场中假冒进口红酒不少。

  业内人士以知名法国红酒品牌拉菲举例说,真正意义上的拉菲酒需选用树龄在30年到40年之间的葡萄酿造,且对葡萄的品质和窖藏环境要求极高。拉菲一年的产量在1.5万箱到2万箱之间,也就是20万瓶左右,真正流入市场的不超过19万瓶。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每年的配额大概为4万到5万瓶。

  但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称,仅在东莞一家知名的五星酒店,一年就可以卖出4万瓶拉菲,广东地区每年的消费量是正常进口量的5倍以上。销售量与进口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额,只能说明目前进口红酒假冒现象猖獗。

  在南京,执法部门也常能查获假冒进口红酒。例如,去年,下关区执法部门就在一家酒类经销商处查获大量假冒“法国卡斯特”红酒,这种红酒进价每瓶仅4元左右,而卖到酒店,标价往往能达到两三百元。

  业内人士介绍,假冒进口红酒为了取信于消费者,往往只贴洋文标签,不贴中文标签,销售时则以“走私酒”、“原装全进口酒”等概念忽悠消费者。

  专家表示,正宗原装进口红酒必须加贴中文标识,如没有中文标签,最好不要购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