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隐性盐骗过了味觉伤害身体 专家:冰淇凌也含盐

2011/9/2 8:33:05 来源:新浪网

 记者 朱国荣

  晨报讯 昨天是我国第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记者从上海市卫生局了解到,今年活动主题是“减盐预防高血压”。营养专家指出,判定食品中是不是含盐,并不能单靠味觉来判断,市民更应注意身边的“隐性盐”,很多调料如酱油、醋、味精都含盐,不少食品如面包、饼干、方便面、油条也都含盐,而最具有欺骗性的是冰淇淋等甜味食品,浓郁的酸甜味会把咸味都盖住。

  市健康促进会公布的专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人每天摄盐量约12克,本市每人每天的摄盐量也达7.9克,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人每天摄盐量低于6克的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教授告诉记者,时下市民食盐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在菜肴里放入盐,才叫吃盐了,其余的都不算。其实判定食品中是不是含盐,并不能单靠味觉,我们身边有不少“隐性盐”:很多调料如酱油、醋、味精都含盐、其他的食品如面包、饼干、方便面、油条也都含盐。“如一碗熟泡面含盐量约有3.7克,已经达到一天摄取量的一半。”孙建琴说,“一片烤面包含0.5克盐分,炒饭、比萨、腌制品等含盐量也很高,海产品像虾米、鱼肉、蛤贝类等,因为泡在海水里,含盐量比一般肉品要高得多,5颗鱼丸就含盐1克。”

  孙建琴特别提出,很多甜味食品例如冰淇淋,其实也含有盐。因为奶酪、糕点成胚后储存发酵前,表面是要抹上一层盐来腌制的,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只是浓郁的酸甜味把咸味盖住了,欺骗了味觉。

  据上海市卫生局介绍,心脏病和中风是本市目前首要的致死性疾病,而高血压则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食用过量的食盐,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克,那我们每人的收缩压将平均升高2个毫米汞柱,舒张压将平均升高1.2毫米汞柱。

  为控盐,本市在前年已为每个家庭发放了一把控盐勺,但不少市民难以改变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同时市民有时也会被动“高盐饮食”,时下,单位食堂、餐饮部门等控盐还是一个空白点,许多市民在单位食堂用餐时还是吃得比较咸。市健康促进会负责人昨天呼吁,本市单位食堂和餐饮部门应试行按就餐人数计算食盐量的方法,以此来控制食盐的摄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