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月饼保质期谁说了算? “防腐剂”是“长寿”秘诀(2)

2011/9/2 14:12:13 来源:海口晚报

  2011年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后,有多种防腐剂不能再用于月饼添加。上海香特莉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威表示:“事实上工艺的进步是可以代替一部分防腐剂使用的。例如,我们在几年前就停止购买添加漂白粉的莲蓉,防腐方面也是采用‘外控法’。即在包装里加入脱氧剂,代替直接在月饼中添加防腐剂。”
 
  业内人士透露,一般通过小卖部乃至部分超市销售的散装月饼生产厂家,为了控制成本和延长保质期,依然是通过大量添加防腐剂实现保鲜的。据了解,一个使用脱氧剂进行包装的80克月饼较添加防腐剂的月饼增加成本0.3至0.4元。

  保质期长短

  “企业说了算”

  多家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保质期长短是“企业自己说了算”。从事月饼生产多年的业内人士指出,业内目前“确定”通用的月饼保质期为2个月,并大多统一“规定”不同时间生产的月饼一律到9月30日过期,“这是怕时间标长了消费者将来找麻烦,时间标短了又卖不完,所以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

  关于食品保质期,此前在网络上有一份流传甚广的有关“规定”。不过,汪国钧对记者表示,国家轻工业局已撤销,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对食品保质期有“国标”规定;但市场放开后,不同企业生产条件和工艺不同,保质期很难做到统一,这些规定已经取消。

  规定取消让一些小企业有了可乘之机。业内人士表示,规范的做法是,企业在新产品上市前进行多方面测试,过段时间再进行检测,最终科学认定保质期。而很多小企业却并不会这样做,别人标几天我也就标几天,随意性非常大。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顾振华对记者表示,食品的保质期目前由企业自己在掌控,监管部门并没有强制的规定;但监管部门会在临近保质期的时候对部分产品进行抽检,看是否还符合应有的标准、是否出现过期等。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太过于依赖检测手段,例如月饼的某种添加剂如果没有在配料表中标识出来,事实上通过检测如同大海捞针。“质监等部门在日常监管时,应注重同时去查看企业的原料间和进货单,对比进货和记录在案的原料与配料表是否有出入,这样才能保证添加剂不会成为‘漏网之鱼’。”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