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白糖短期内或将高位振荡

2011/9/19 9:25:43 来源:搜狐网

 9月份以来销售数据疲软,消费高峰淡去,食糖现货和期货价格“跌跌不休”。现货市场纷纷下调报价,多头信心遭到严重打压。从历史数据看,郑糖9月末通常会出现一波翘尾行情,去年同期多头入场,炒作引发了郑糖后期的大幅上涨。但笔者分析,今年不同于往年,发生翘尾行情的可能性不大,郑糖短期内将呈现振荡行情。

  8月份消费数据偏空

  截至8月底,我国销糖量957.1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6.37万吨。下降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抛储的食糖占据了部分新糖销售的空间;其次,在高昂的糖价下,消费企业更倾向于改变食品配方、增加代替品的使用量。

  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厂商的购货高峰有所提前。厂商对7、8月份高昂的糖价望而却步,纷纷减少购货,降低生产,出现了用多少买多少的现象。以碳酸饮料为例,从其生产量来看,往年的生产高峰集中在9月份,而今年却提前至6月份,随后的7、8月份产量均出现下滑。目前,随着夏季消费高峰、中秋、国庆等的远去,市场对食糖的消费需求也逐渐减少,新糖可能提前开榨的消息将迫使厂商抛售老糖,降低库存,回笼资金。

  进口糖近期密集到港

  进口糖的配额历来没有完全使用,而2011年使用率则达到100%。在国库抛储“子弹”即将打光的时候,进口糖大量到港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原糖在7—10月份密集到港超过110万吨使得国家可以迅速加工原糖投放市场,也可以直接补充库存。目前我国的原糖炼化能力在30万吨/月,后期国家会继续加大炼糖厂的建设,增加其炼化能力,如果出现缺糖的情况,可以迅速进口原糖,炼化为成品糖,然后将其投放市场来减缓供需矛盾。如果榨季末出现翘尾行情,国家可通过再次抛储来打压糖价。因此,糖价恢复到前期高点的可能性极小。

  干旱或有利于糖分积累

  本榨季是三年增产周期的头年,且各大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均有所提高。前期雨水较多,甘蔗长势较好,今年的出糖率将有所提高,新糖开榨或将提前,下一榨季增产估计不成问题。近来各主产区又接连发生秋旱,但旱情对于拔节期的甘蔗影响不大,对糖分的积累甚至有利好影响。

  短期来看,前期的持续下跌存在修复性反弹需求,但投资者不宜看得过高,在基本面利空居多和资金持续流出的影响下,郑糖高位振荡的可能性加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