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聚焦:地沟油管治应追本溯源

2011/9/26 13:03:19 来源:新浪网

     昨晚看到报道:珠海一地沟油黑作坊被查,赶到现场时涉案人员早已人去楼空。为防止该作坊死灰复燃,遂将用于地沟油提炼的简易工棚捣毁。珠海市委副秘书长发表讲话称将建立长效机制监管地沟油生产及流向。

  这则新闻播出时,一比多评论员陶卉正在吃晚饭,只觉犯恶。由于此乃小餐馆加工,且所食之物用油极多。如若不是地沟油,小餐馆恐难如此之大方。
  早在之前就有报道称已有近百万吨地沟油流入餐馆,据北京市的统计,目前仅北京每天餐厨垃圾产生量就多达1750吨,还有餐厨废油脂60吨左右。整个中国的量更难估计,据说国内餐饮行业每年产生的废弃油脂约有250万吨,如果加上食用油生产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脂,数量超过300万吨/年,占到全部食用油消费量的10%左右。

  更有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的估计,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吨到300万吨,中国人吃10顿饭可能就有一顿碰上地沟油。还有记者调查称,目前从事地沟油生产属暴利,食用油的价格是6000元/吨,而地沟油的成本约为300元/吨,提炼出来的地沟油可以卖到3000元/吨,“地沟油”行业一年的暴利可达15亿~20亿元,职业掏地沟油者一个月的收入可达上万元。

  地沟油问题被揭露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监管部门也不是不重视,比如去年国务院还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可是,为何快一年过去了,这些生产地沟油的企业不但没有消亡,还堂而皇之地大规模存在呢?我认为有以下核心原因:

  其一,是目前监管体制的问题,看似十数个部委在管食品安全,但其实谁都不管。过去常讲“八个部门管不着一头猪”,“十个部门管不住一个豆芽”,虽然新的食品安全法把监管部门合并到了六个,但按最新的统计还是有十三个部委在管食品安全。但出事了哪个部委都不承认是自己管辖的,都认为跟自己没关系。这不是监管缝隙的问题,而是逃脱责任。所以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的问题太大,必须改变,完全应该对人民群众反映严重的问题食品一管到底。而从远期看,应该逐步把食品安全监管合并到一个部门去,就如环境问题由环保部统一监管一样。

  其二,是跨地区监管基本上变成了谁都不管。一个完整的地沟油产业链,把其中的环节放到了不同的行政区域,比如这次的北京、天津、河北、珠海,这种跨地区联合作假增加了查处的难度。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按属地监管,北京的地沟油出了京,就无人去管了。而河北的加工厂,受制于地方保护主义,当地的监管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销售地不在本地。如何协调跨地区的监管,解决地方保护主义,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其三,是泔水出口一直没有落实,缺乏激励。按道理讲,泔水油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不少用处的,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比如荷兰人可以用它来做飞机燃油,我国也经常用来喂猪。笔者以为最值得借鉴的国家是饮食习惯与我国类似的日本,日本人对餐饮业的废物有着严格的管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收购与处理餐饮废物,日本人也把它变成了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油,给城市垃圾车和客车提供燃料,让垃圾车烧地沟油,廉价而有效地解决了地沟油问题。

  目前我国的困境是,一方面生物柴油原料来源极为缺乏,另一方面却是餐饮废油放任自流。按道理讲地沟油是上好的生物柴油原料,为何不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呢?那当然是地沟油变色拉油的暴利所致。

  所以,必须要管好餐饮业的出口,强制统一收购餐饮垃圾,然后统一供给生物燃油加工企业。另一方面,对地沟油生产企业一定要实施严厉打击,让它们无处遁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