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内市场:进口葡萄酒身价翻筋斗

2011/9/29 15:59:25 来源:合肥晚报

    如今,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可谓是一番混乱,“在欧洲地区只要一欧元的葡萄酒,进入中国,就卖到了五六百元。”价格虚高、产地不明、傍国外名牌酒,甚至假冒劣质……让业内人士都感叹葡萄酒市场实在太乱! 今天开始,葡萄酒市场的这些乱象将有行业“管家”。安徽省葡萄酒商会今天上午正式成立。

    原装进口酒产自国内?

    就在不久前,合肥市漕冲酒类批发市场查处了万余瓶假冒伪劣葡萄酒。而即使在假酒之外,在正规超市购买葡萄酒,品类繁多、种种宣传,也常让市民如在云里雾里。在胜利路一家超市内,市民林先生和朋友正在红酒货架前准备买酒,看着标价,林先生犯着嘀咕,而对于眼前各种价格档次、各种品牌的葡萄酒,他感觉有点犯晕。“这上面标着法国原瓶装进口,这种酒是从国外进口的吗?”“不是的,这都是国内生产的。”当记者询问导购是否是进口葡萄酒时,导购员明确说不是进口酒,但对为何打着“法国原瓶装进口”的字样表示不清楚。

    一欧元葡萄酒卖六七百

    一位葡萄酒销售商透露,日常餐酒在法国是最低档的葡萄酒,在当地只要1欧元多,而在中国却卖到了五六百元;还有种在当地售价2-3欧元的地区餐酒,在合肥卖到了六七百元。“实际上,这两种酒,算上生产成本、关税、销售成本,最多只在一百元以内。”

    而葡萄酒知识的缺乏,也推高了进口名酒的价格。“拉菲葡萄酒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被消费者抬起来的,其性价比已经被破坏。”目前,国内一些消费者对进口名牌葡萄酒似乎有点狂爱,对此,省葡萄酒商会会长金泽华“泼了”点冷水。“2006年,一瓶2004年的拉菲只要260欧元,现在竟涨到1000多欧元,就是中国人炒起来的。”金泽华介绍说,在法国可与拉菲相媲美的葡萄酒其实有很多,但中国消费者缺乏相关资讯,争相追逐拉菲,其价格自然被抬高了。

    金泽华提醒市民应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来理性消费葡萄酒,“不是最贵的水果就是最好吃的。”葡萄酒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应是‘我喜欢,我需求’,而不应盲目跟风。尤其是现在投资市场比较热,他提醒没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不要轻易囤装名酒。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