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内蒙古托克县奶牛业渐入佳境

2011/10/12 14:13:31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近日,记者在跟随内蒙古托克托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时了解到,近年来,托县奶牛养殖业依托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技术指导、企业带动、合作组织等多种措施,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呼市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资金,逐步进入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轨道,初步形成了养殖场、养殖小区和散养三种模式并存的养殖现状。同时从基础设施、制度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了奶牛业综合服务体系,形成了县、镇、村三级防控网络体系和品种改良体系,为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软件支撑。目前托县奶牛总存栏数已达13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7.8万头,建成规模养殖牧场和小区共71处,其中千头以上牧场4处,百头以上牧场43处,百头以上小区24处。2010年,在新营子镇黑城村县政府与蒙牛联合建起了规模为5000头奶牛蒙牛第十牧场,2011年又与伊利公司合作在伍什家镇大北夭村新建一处3000头奶牛牧场,规模化经营比重达39%,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3%以上。

  为了解决饲草料供应问题,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托县大力发展了人工种草产业,扩大青贮玉米及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实现人工种草保有面积7万亩,为奶牛养殖扩大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随同调研中了解到,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优于散养。一是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通过托管奶牛既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又能增加奶农收入;二是有利于提高奶牛养殖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原奶质量,确保了奶农的利益;三是有利于保持现有奶牛数量,促进托县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是便于管理,统一防疫,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调研组同时也提出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多方投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资金。一方面政府可以拿出一块专用资金,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作为补贴,用于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牧场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与金融机构协调,划出专门贷款,用于扶持养殖场建设;同时出台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利用招商引资等手段,吸纳社会资本兴建奶牛养殖牧场。要加大紫花苜蓿种植基地的扶持力度。政府通过引导,划出一块资金用于紫花苜蓿种植专项补贴,通过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解决当前奶牛规模化养殖优质牧场产不足需的状况,确保托县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