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世界粮食日关注粮价上涨

2011/10/17 7:50:13 来源:国际在线

    今天(10月16号)是世界粮食日。从1981年起,在每年的这一天,包括粮农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都会开展各种宣传与纪念活动,旨在促进人们重视粮食生产,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了解。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着重探讨粮价波动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意义和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红杯子”项目是一项旨在为每一个忍受饥饿的孩子提供一杯营养食物的人道主义援助项目。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布的项目宣传片中,足球明星 罗纳尔迪奥、卡卡、歌星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娜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反饥饿亲善大使逐一将一个红色杯子传递下去,最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红杯子交到一名非洲儿童的手中。“填满杯子,养育一名儿童,培育一个梦想”是这一行动的口号,该行动计划为每一名饥饿儿童每学年提供50美元用于补充食物。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表示,随着食品价格的飞涨、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越来越多的人从食品中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补充:“世界上,每七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每天醒来不知道如何填满他手中的杯子。他们也不知道能够得到多少食物。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在很多国家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近期肯尼亚的粮价上涨了70%,这更加剧了旱灾带来的影响。”

  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2010至2011年间,粮食费用上涨使世界近7000万人口陷入极端贫困。粮价上扬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贫困群体受影响最大。在肯尼亚、海地等国家,食品价格上涨、气象灾害、政治不稳定让民众在购买食品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小型市场里有很多采购食品的妇女,她们关注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能够承受得起一日三餐所需的食物。肯尼亚妇女罗斯·奥蒂安博说:“食品的价格已经涨得非常高了。这对我们所有人都产生了影响,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天吃三顿饭了。有时我们不得不每天只吃一顿饭。”

  而在加勒比国家海地,2010年的一场大地震更加剧了当地居民面临的生存危机。在首都太子港的一处市场,摊贩们只能在小桌子上摆放他们所能提供的数量极少的商品,而购买者在付出他们口袋中为数不多的钱币之前,都要好好地精打细算一番。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公关部副主任乔治·巴罗说,购买食物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主要支出:“如果你看看有粮食计划署工作人员工作的地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你就会看到那里的人们要将他们收入的百分之60到70用来购买食物。所以如果食品价格仅仅是轻微增长,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人们要为摆上家庭餐桌的食物付出更多。”

  联合国三大农业组织在本月10号刚刚发布了《2011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年度报告。报告称,全球粮食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并持续波动,而且这种势头可能会更加恶化,并使贫困农民、消费者和各国更易受到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的影响。

  该报告认为,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有力行动,“将粮食不安全从地球上彻底消灭”。政府必须确保创建透明和可预见的监管环境,以促进私人投资并提高农业生产力。此外,发达国家应减少粮食浪费,而发展中国家则要减少粮食产后损耗,还要对自然资源、森林和渔业实施更加可持续的管理。报告还强调,对于农业的长期投资可以在改善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重点应放在针对小农的鼓励措施上,因为他们是发展中世界许多地区的主要粮食生产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