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卖菜能养家 是个辛苦活

2011/10/20 10:14:15 来源:三峡传媒网-三峡都市报

在新城街菜市场,记者当了半天“菜贩”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应艳丽 见习记者 谭敏) 说到蔬菜价格,一度有“最后一公里”的说法,意为进入菜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加价最高,批发几毛钱,一两块的蔬菜,进入菜市场,选入菜篮子时已经是近乎翻倍的价格。这最后一公里真有这样的利润空间?是如何加价的?记者昨日跟菜贩子卖菜一天,感受别有不同。

讲述:菜贩夫妻一年到头几乎没休息

昨日早上8点多,记者来到万州新城街菜市场晏宗清、王素英夫妻的菜摊子上时,他们已经出摊一个多小时了。十多个品种的蔬菜被整理得齐齐崭崭、光鲜亮丽,摆在了几米长的摊子上。这是该市场面积最大、收拾得最漂亮的摊子了。

虽然位置靠后,但晏家摊子生意很好,很多居民都熟悉他们,买菜时还闲话几句,不少人奇怪记者两人的出现,问:“这是你女儿呀?”“这是你侄女呀?”

王素英大声笑:“我有这么个女儿就好了,这是记者来采访的。”买菜人于是就向记者夸赞这夫妻。92岁的任天莺婆婆说,这两口子态度好,照顾老人,价钱也算得便宜。一位男子也说:“做生意就是做人,这家人为人好,我们长期在他家买菜。”

王素英说,卖菜都是卖给附近居民,你整了别人一回,别人就不会来第二回。菜要收拾得乖,价钱要便宜,才能有老顾客。

夫妻俩是氵襄渡镇炉头村1组人,卖菜已有10年,老顾客不少。

这10年来,夫妻俩只休息了10天———每年大年初一休摊。饶是如此,初一天他们还不习惯,晏宗清说,天天做惯的人,一耍下来身上痛。

夫妻俩的卖菜环节是从下午2点多开始的,妻子守摊,丈夫去三峡蔬菜批发市场批菜,利川菜选几个品种,重庆菜占大部分,10多个品种三四百斤菜选好,找了车子拉回来,已经是傍晚6点多,归置一下,7点准时收摊回家,吃过饭就早早休息。

凌晨3点,夫妻俩就有一人要起床,将批来的菜整理出来,该择的择,该洗的洗,早上七点,准时出摊。

中午生意好,夫妻俩都在摊子上。中午,妻子就在摊子上眯会儿觉。若是夏天,中午到下午4点基本没人买菜,夫妻俩都可以睡午觉,但晚上收摊就随天气延长到了8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