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宁明粮食生产实现“三亩种植四亩产值”

2011/10/25 14:05:32 来源:崇左新闻网-左江日报

    宁明县以粮食高产创建和标准化生产为主线,大力推广“稻—稻—薯”生产模式,即早造、晚造种植超级水稻,冬闲时节种植马铃薯,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和良种率“三个同步提高”,为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9.2万吨,同比增加0.11万吨,实现连续6年丰收目标,并于当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单位”。预计2011年全县粮食产量可达9.3万吨。

    发展超级稻“种三得四”

    宁明县是崇左市粮食生产重要基地,全县有2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宁明县狠抓科技投入,大力推广超级水稻,以此提高粮食产量。从2006年起,宁明县每年给予100多万元财政补贴,引进超级稻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推广面积逐年提高,2011年,全县种植超级水稻12万亩。2010年,宁明县被列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团队第三代超级稻在广西开展的13个农业部超级稻万亩高产示范片之一。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Y两优302”超级稻种子,首次在宁明连片示范种植。当年8月,宁明县代表广西13个高产示范点接受国家级验收,袁隆平院士亲自到明江镇洞廊村百亩连片超级稻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630.5公斤,最高亩产达750公斤,实现了种三亩地获四亩产量的目标。

    宁明县还大胆实施“两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攻关工程,成为今年初袁隆平在广西建立的五个“两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攻关工程示范点之一。

    “两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攻关工程,指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指标每人每年380公斤计算,两分地一年要生产380公斤粮食,也就是年亩产1900公斤,其中早稻亩产700公斤,晚稻亩产600公斤以上,冬种马铃薯3000公斤(相当于水稻600公斤)以上。

    为确保“两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攻关工程达到预期目标,宁明县采取“四良”,即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的办法,取得显著成效。7月29日测产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亩产727.5公斤,居全区第一位,比预期目标增产50至70公斤。

    冬种马铃薯钱粮双增

    为充分利用土地,从2009年起,宁明县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10000多亩。宁明县出台优惠政策,划拨专项经费给农民补助适当的种子费。聘请专家、农技人员、种植专业户组成专家组,对全县冬种马铃薯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实行订单经营模式,与广东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签订种子供应和产品收购合同,给农民吃下“定心丸”。2010年3月,马铃薯喜获丰收,平均亩产1500公斤,最高亩产达2619.5公斤,总产值1125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当年,宁明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

    尝到甜头后,宁明县农民冬种马铃薯的积极性更高了。2010年,全县冬种马铃薯面积达2万亩,为农民带来1000万多元的收入。(张儒聪 周贻刚 吕桂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