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青岛25个社区迎来“周末车载蔬菜”

2011/10/26 10:36:58 来源:大众日报

  ◆核心提示

  蔬菜“卖难买贵”的问题有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10月23日,青岛市启动“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蔬菜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该活动一经推出,便广受市民欢迎。当然,由于处在推广阶段,这一新型的蔬菜流通模式也面临诸多问题待解。

  □ 本报记者 白晓

  蔬菜从地头直通社区

  10月23日上午8点左右,位于四方区水清沟的海丰社区广场上人声鼎沸,几辆蔬菜配送车前排起了数十人的长队,大批社区及附近居民俯身挑选着各类蔬菜。

  不一会儿,59岁的海丰社区居民王贞娟乐呵呵地拎着几袋子刚买的蔬菜挤出了人群。她告诉记者,海丰社区是个老社区,居民买菜也是个老难题。“平常每天早晨都要走20多分钟到开平路市场买菜,真希望天天都能在家门口买到这么新鲜的蔬菜。”王贞娟说。

  这里是青岛市商务局组织开展的“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虽然活动原定时间是8点开始,但不少市民7点多就赶来排队了,周末车载蔬菜市场之所以受市民欢迎,除了方便外,菜价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土豆8毛一斤、市场上要1块2,白菜7毛一斤、市场上最低1块,茄子1块8一斤、市场上是2块3……买了够吃三天的菜,跟市场上比能省出了一天的菜钱。”王贞娟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收获。

  “我们今天一共带来十几个品种,共5吨菜,都是在即墨的种植基地采摘后运过来的,所有蔬菜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参与此次配送活动的钱谷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张伟告诉记者,这些菜直接从地头拉过来,中转环节少了,人工、损耗都能降下一大截儿,社区还免费给我们提供场地,没有摊位费。

  流通环节少了,又不收任何费用,菜价自然就下来了。参与活动的车载蔬菜价格比市场均价低20%左右。蔬菜既便宜又新鲜,周围的居民当然买账。上午9点半,记者离开海丰社区时,活动现场11吨多的蔬菜基本销售一空。

  25个社区首“尝鲜”

  据介绍,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最早在北京市推行。作为一种新型的蔬菜流通模式,最大限度降低流通成本,给菜农和市民都带来了实惠。最近,国家商务部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推广此做法。

  从10月23日起,青岛启动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市内七区的25个社区与15个农民合作社、农产品配送中心直接进行对接,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的现状。

  对于市民关心的蔬菜质量问题,青岛市商务局蔬菜副食品办公室主任郭健表示,商务局规定参与进社区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蔬菜检测能力,要对在社区销售的蔬菜进行检测、留样和记录,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对于销售价格,商务局要求“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的销售价格必须低于当日同品种的零售均价。同时,还邀请全市大型食用油、面粉类生产厂家共同参与,丰富销售品种。

  配套政策待出台

  从目前全国各地的试行情况看,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利民惠农,广受欢迎。不过,与当初农超对接的推广一样,这一刚刚开始试点的周末车载蔬菜市场要做得长远,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

  推广周末车载蔬菜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蔬菜供应问题。“运力挺紧张的,如果将来车载蔬菜活动做大了,只靠几辆车肯定不行,吨位不够。”参与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的青岛崖头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世春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其次,便是蔬菜运送以及场地保障等。“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路上的通行问题解决好,城管协调好,小区物业允许来……”采访中,一些合作社呼吁各个部门协调一致。因为要真正做到产销对接,让实惠能降到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身上,仅靠商务部门推广远远不够,这一模式接下来需要交管、城管、工商等多家协调才能长期运作和发展。

  此外,车载菜进社区要经过检测环节,大面积推开,检测人员和设备是否到位?售菜就会产生蔬菜垃圾,这些垃圾如何清理?原来由采购商承担的物流重担落到负责运营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身上,如果这部分费用加进菜价中,最后会否又落入传统运营模式的窠臼?这些都是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取得一定经验后,会适时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和支持车载蔬菜市场发展,逐步完善车载蔬菜市场销售供应、价格经营、质量安全、运送、场地等方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