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业内人士揭保健品定价黑幕 成本不到10元卖88元

2011/10/28 11:12:22 来源:舜网

 “定价高,消费者才觉得品质好。”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保健品市场的盈利“法宝”。近日,有读者反映,同一种保健品不同品牌有着很大的价格差异。记者调查后发现,鱼油、钙片这些定价上百元的保健品,进货价只有十几块钱。

  26日,记者来到药王楼商城,这里有多家批发销售保健品的商户。记者以液体钙软胶囊为例,询问了几家店铺的销售价格。第一户商家推荐了广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钙软胶囊,上边有“粤卫食”打头的许可证号。“300粒装的售价38元,真想要的话35元,100粒装的只要10元。”店主说。其后几家店主推荐的产品也多为国产品牌,300粒一瓶的产品报价都在50元以下。

  同样是液体钙,进口与国产的价格相差数倍。在一家连锁药店,营业员推荐了一款进口的安普生液体钙,200粒一瓶,标价98元,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维生素D3、大豆油,与国产品牌并没有区别。“现在我们买四赠一,这可比专卖店要便宜。”营业员说。

  “买保健品的都不缺钱,定价便宜了人家反而不敢买。”在一家连锁药店负责采购的崔先生说出了保健品定价的游戏规则。钙片、鱼油、螺旋藻这样的保健品,生产厂家的原材料都差不多,成本也很低。所谓的进口产品也基本都是在大陆生产的,只不过由于进货渠道和消费对象不同,保健品在批发市场和专卖店的售价能相差十倍。保健品代理商有自己的价格表,其中供货价和建议零售价之间的差距就是他们获取的利润。“供货价不到10元的液体钙软胶囊,零售价能到88元;15元的深海鱼油能卖到128元。”崔先生说,实际成交价一般比零售价低一点,但其中的暴利仍不可小视。

  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原材料、进货渠道、商家定价之外,有的保健品是冒用别人的批准文号生产出来的,定价自然会低,这也是要监管打击的对象。该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应到大型商场、正规药店和保健品店购买保健食品。选购时要看准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付款后索要正规发票,标明保健食品名称、品牌和价格。
作者:张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